象山港生物资源恢复技术与示范---聚鱼增殖型海洋牧场高效利用配套模式

来源 :2014水域生态环境修复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yuan__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生物资源生境营造、适宜性增殖物种筛选与应用、牧化物种增殖与采捕、效果评估和管理等系列技术研究与运用,旨在建立有效恢复生物资源、实现天然水域渔业生物资源产出功能最大化的象山港海洋牧场示范区.至今已建成由15个圆角六边形和1000个台面框架型诱导礁组合而成的7个鱼礁群,面积25ha,形成空方规模53810m3;移植海带(Laminaria japonica)、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龙须菜(Gracilariopsis lemaneiformis)等大型海藻,建成以浮式平面藻床为主的人工藻场80ha.底播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大黄鱼(Pseudosciaenacrocea)、黑鲷(Sparus macrocephlus)、黄姑鱼(Nibea albiflora)、褐鲳鮋(Sebastiscus marmoratus)等鱼类苗种160万尾;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日本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等虾类1 亿尾.表明,牧场示范区富营养化程度有所降低,初级与次级生产力明显提升,其中海藻年生物量约为18000kg/ha(1.8kg/m2);渔业生物资源恢复效果良好,鱼类的生物多样性和总资源密度均呈现小幅增长的趋势,渔业生物物种丰度、底层和中上层渔业生物资源密度是区外其它水域的1.30倍、3.56倍和3.91倍.
其他文献
由于可以快速的增加退化珊瑚礁的珊瑚数量,所以珊瑚移植被视为珊瑚礁生态修复的主要途径之一.为探讨移植方法对多种珊瑚移植效果的影响,本实验选取了海南省三亚市鹿回头的近岸珊瑚礁作为移植地,其遭受了过度开发并受到人类活动和自然灾害的威胁,具有我国沿岸珊瑚礁的代表性.移植包括了5种珊瑚共902个珊瑚断枝,用四种方法移植至珊瑚礁区.移植后10个月,移植珊瑚的平均存活率仅为45.5%.移植方法对移植效果具有影响
针对水环境污染事故对渔业影响的监测与评估缺少系统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的现状,结合油污染事故实例,探讨水环境污染事故对渔业影响的监测与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估方法.研究结果提出了水环境污染事故对渔业影响的监测与评估指标体系由污染指标子体系和影响评估子体系二部分构成.其中污染指标子体系包括污染物特征、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污染物动态特征、污染区环境特征和污染防范措施,影响评估子体系包括天然渔业渔业资源、海
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是渔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而目前它却已沦为了水体污染最严重的受害者之一.有效解决渔业生态环境问题业已成为我国渔业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以及突破环境约束发展现代渔业的根本措施之一.因此,加强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建设,有效开展污染物和胁迫因子的诊断和预警,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污染防控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与传统的理化分析相比,生物监测具有能更直接而真实判断水体中污染物
海洋环境卫星遥感已经成为大洋生态环境监测和生态影响评估的重要手段.在生态系统方法的渔业管理大背景下,由卫星获得的全球海洋每日同步高分辨率影像给海洋鱼类种群动态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条件数据.本文从传感器和数据集产品、中尺度海洋环境特征提取等方面归纳了海洋渔业研究中最常用的全球海洋遥感信息产品;从生境识别、生态系统分析和建模的角度概括了海洋遥感在大洋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以及管理中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以
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的海水增养殖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持续快速发展,对于缓解我国海洋渔业资源日趋匮乏.保护海洋渔业资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产量的迅猛增加,一系列重大的生态环境和技术问题逐步显露出来,病害频发、种质退化和环境恶化三大问题已严重制约着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养殖生物的病害发生、种质退化与生物生存环境质量密切相关.随着人们对海
针对突发性海洋重特大溢油污染事故对渔业生态环境、渔业资源和渔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害等问题,较为系统地研究海洋溢油事故对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估方法;在充分考虑鱼卵、仔稚鱼对污染物更为敏感及污染持续时间与空间尺度等问题基础上,整合鱼卵仔稚鱼垂直分布和生态特征等,提出了渔业生物早期生活史阶段受损时空分布的评估指标;突破了海洋溢油天然渔业资源和渔业生产损失及中长期效应的定量评估技术瓶颈.通过10余起溢油
由于沿海各地过度捕捞,近海经济种类资源的潜力已被挖掘殆尽,环境污染、江河断流、大型围填海工程等对关键栖息地的冲击,加之气候变化的影响,导致近海经济物种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问题愈加突出.因此修复衰退的经济种类,提高其资源的产量和质量,成为现代渔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而实践证明增殖放流对改善渔业生物群落结构,恢复天然渔业资源,保障优质蛋白质供给与安全,促进渔民增收,拓展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空间起到了积极作用.我国
为构建生态化养殖小区模式,集成运用生态学、养殖学、工程学等原理方法,提出了以设施规范化、水处理生态工程化、水质调控机械化、管理数字化等内容的池塘生态化养殖小区构建技术,并集成相关技术在全国建立了池塘生态工程化循环水养殖小区模式、河蟹生态化养殖小区模式、节水型池塘循环水养殖小区模式、盐碱地池塘排放水再利用养殖小区模式、渔-稻结合种养小区模式、滩涂生态渔业小区模式、黄河滩区生态渔业模式等7种典型池塘生
本篇论文采用时间序列北京一号光学图像和ENVISAT ASAR雷达数据开展鄱阳湖洪泛湿地水生植物功能型空间分布制图.对原始时间序列雷达数据进行后向散射系数转换、噪声去除、相同/不同极化数据间系统校正、精确几何配准后,根据野外调查获取的水生植物功能类型的训练样本从该时间序列后向散射系数图像上提取“高度/水分曲线”(反映了不同群落类型的水生植物冠层高度、含水量及下垫面土壤背景的湿度信息随一年中水位变化
连江西牛航运枢纽上下游水位差5m,过鱼通道是在枢纽主体工程完成后,不改动坝主体工程的主要结构和功能,仅改造邻近发电厂房的水坝排污孔,提高排污闸门底部基础作为鱼道过坝口,向上修建成底部加装改良的船道式鱼道隔板的短隧道,成鱼道的出口(入水口).向下沿分成两支,一支鱼道发电闸门侧方导墙搭建垂直竖槽式鱼道,至发电尾水消能尾槛形成鱼道入口;另一支在鱼道中段连接池反向折往排污闸孔底槛下方设第二个鱼道入口、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