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中南部的MCC致洪暴雨的诊断分析

来源 :第29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17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常规资料、ncep1.0.x1.0.再分析资料、云图资料等对2011 年8 月14-16 日河北中南部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此次降水主要是由两个MCC 造成的暴雨;8 月14 日夜间的降水主要是中高层处在副高外围影响,对流层低层暖湿切变辐合形成MCC 造成的;8 月15 夜间的降水主要是副高南撤,中高层配合槽线和地面冷锋共同形成的MCC 造成的.分析结果表明:(1)MCC 发生在较弱的斜压环境里,高层出现在反气旋环流里.(2) MCC 发生在高能、对流不稳定区;西南(超)低空急流、850hPa 的暖切变(中低层的切变)、地面辐合线(地面冷锋)为MCC 的生成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和能量;(3)涡度场和散度场的耦合、强烈上升运动的形成,成为MCC 发生发展和维持的动力机制;(4)高层有强辐散场,中低层辐合区,持续强烈的上升运动对流层上部强烈的辐散“抽吸作用”,是形成暴雨的不可缺少的条件.(5)西北风高空急流为暴雨区带来干冷空气,与低层暖湿气流之间形成强烈位势不稳定,有利于强对流的发展,MCC 的形成及维持.
其他文献
本文从探讨哮喘的发病机理入手,利用南昌市空气质量监测资料、同期江西省儿童医院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门诊人数及住院人数资料,对它们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儿童哮喘的门诊人数及住院人数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及可吸入颗粒物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因而,应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清新的环境。
会议
为了寻求两优培九、6 两优9386、II 优084 这三种水稻的适宜播种期.我们在大田试验中,设置3 个播期(5 月25 日、6 月12 日、6 月20 日),调查各播期水稻抽穗期和成熟期的叶绿素含量、叶面积大小、可溶性糖含量、含氮量这几项指标,分析不同播期对所调查指标的影响.得出了以下结论:两优培九最适宜播期为5 月25 日左右,6 两优9386 最适宜播期也为5 月25 日左右,综合考虑这个播
地铁系统是机电系统、电气系统、电子系统高度集中的工程建设项目,特别是信号、通信等弱电系统设备是其中的核心与关键,同时又是对雷电极为敏感的系统。地铁系统完善的防雷装置的设置、可靠性能成为了地铁工程建设质量和后期运营安全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在介绍地铁系统的构成的基础上,全面论述了地铁防雷装置的设置,包括车站、区间、停车场及车辆段建筑物的外部防雷装置的设置,各类车站及高架区间接地网或接地装置的设置,信号
本文分析了2011 年福建省所发生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过程及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其中对农业生产影响相对较大的农业气象灾害是寒(冻)害、春旱和热带风暴.寒(冻)害主要发生在1 月和12 月,其中1 月份部分县市月极端最低气温达到了-5℃以下,导致部分马铃薯、蔬菜等越冬作物及香蕉、菠萝、幼果期枇杷、木瓜等果树遭受较为严重冻害.低温连阴雨发生在2 月中旬和3 月的1~13 日、3 月15~19 日和3
文章讨论平流辐射霜形成的天气背景特征,霜形成的气象条件以及气象条件的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霜的影响;介绍气象台站霜的观测时间、地点、方法;探讨气象台站观测场平整度、植被对霜生成的影响;议一议霜与“暗霜”、霜与露和结冰的联(关)系.最后用二个个例来佐证文章的一些观点.平流辐射霜易在寒潮或强冷空气影响的中后期生成.霜生成在“晴朗微风湿度大的夜间,地面温度在0℃以下”.“晴朗”是云量少、空气透明,一般要求至少
飞行气象预报员的职责之一是根据掌握的天气情况,向其他业务部门提供天气信息、建议。不同的天气条件对于飞行的影响不同,何种天气条件对飞行产生怎样程度的影响,预报员往往根据制定的法规政策做出判断。然而,实际保障过程中很多情况发生在天气条件的“边缘”附近,此时预报员要及时做出准确的判断,除了根据掌握的法规,个人保障经验因素往往占了很大的比重。经验是“双刃剑”、经验是主观的,能不能从带有极大主观性质的个人经
本文利用中央气象台2011 年9 月开始向各省气象台试运行下发的ECMWF 细网格(0.25°×0.25°) 数值预报产品和常规天气资料,对在秋冬季安徽发生的大雾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和预报释用,揭示大雾发生和维持的物理机制,旨在发现其在大雾预报上的指示意义,以提高大雾预报的准确性.分析表明:露点温度层结曲线和温度层结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同时存在逆温逆湿层时,更有利于雾的形成;细网格10 米高度上的风
2011 年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期间及前期(8 月1-24 日),深圳没有出现灰霾天气,能见度极佳,平均能见度达26.5km,大运会结束后(8 月25 日-31 日),持续出现灰霾天气,平均能见度仅7.4km.为分析大运会前后深圳灰霾天气转折的原因,本文利用多种资料,从大气成分、环流形势和环境气象条件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认为大运会期间深圳持续吹偏南风,空气洁净,风向稳定、风速较大、大气扩
利用2011 年深圳国家基本气象站气象观测数据和深圳市大气成分监测系统采集的大气成分数据,分析了深圳灰霾特征、天气成因和气溶胶特征,结果表明:2011 年深圳灰霾同比减少,但秋季偏多,并以长时间持续性灰霾天出现。总体气象条件较不利,锋前暖区、弱高压脊控制、变性高压脊和热带气旋外围下沉气流都有利于灰霾天气的形成。细粒子的光学散射作用是灰霾日能见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光化学反应产生的二次污染物也是形成灰霾
本文分析了2011 年夏初河西走廊西部一次大到暴雨过程,认为这次暴雨过程的成因是“北高南低”的环流形势与南、北方暖湿空气与干冷空气交汇而形成的。此次过程水汽来源较多,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充分的水汽条件;在暴雨发生前,大气能量有个积聚的过程,在暴雨发生时能量开始释放,最后到暴雨结束,能量释放完;暴雨发生时,降水落区上空整层均为上升气流,这种很强的上升运动不仅使得暖湿空气辐合抬升,而且在上升过程中释放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