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型生态岛对城市黑臭水体污染修复的效果分析

来源 :中国水利学会2017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fg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昆山市望山河水体治理为目标,建设了6个湿地型生态岛,对望山河水质情况、生态景观效果进行了观测和研究.结果 表明:经过10个月的运行,该河道水质有了明显改善,主要水质指标CODCr、总磷、氨氮等达到了国家地表水(GB 3838-2002)Ⅲ~V类水标准,总体水质较好;恢复了河道中由挺水、沉水等多种水生植物和多种水生动物组成的水体和水陆交错带的生态系统,增加了河道中的生物多样性,强化了水体的自净能力,明显改善了河道的生态、景观效果.实践证明,湿地型生态岛能够有效去除水中有机物、氨氮、总磷等污染物,改善了城市河道水质环境,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其他文献
对汤河水库藻类监测工作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结合实际工作,分析汤河水库藻类种群和密度的变化情况,探讨北方地区影响藻类水华的因素.
针对2014年5月30日汤河水库发生水华情况进行跟踪监测和分析,研究这次水华的成因及演变规律,为汤河水库藻类监测和水华预警工作提供科学基础和数据支撑.
浩瀚无际“包孕吴越”的太湖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是颗璀璨明珠.环太湖地区是得天独厚、资源丰富的鱼米水乡,尤其苏州、无锡、常州等城市更是经济最发达地区,在长三角、长江经济带乃至全国具有举足轻重地位.但是,上世纪70年代始,随着工业化、现代化、城镇化步伐加快,改革开放后,产业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变以及环境、气候、资源、水务管理等各种外部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的聚合作用,经济发展与环境安全的矛盾突出,太湖及周
无锡城市控制圈,防治洪涝与改善水环境结合,纳入城市建设与管理中,为全国平原城市做出了样版.通过调查无锡市全封闭控制圈的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状况,分析控制圈建设必要性和规模能力,总结其消除洪涝、改善水环境的作用及社会经济效益;控制圈成功经验可在太湖流域和全国类似城市、区域推广.今后改进措施:加快控制圈海绵城市建设;增加外围骨干河道泄水能力;采用继续控污、净化水体和调整调水方案等措施进一步提高改善水环境
本文介绍了一种微生态滤床雨水收集利用技术,它由水生景观植物与生态基质两大系统组成.其中,微生态滤床是一个复杂的生态单元,污水原水在流经该系统时,各种污染物在微生物转化、细菌分解、氧化、还原、吸收、挥发、蒸腾和沉淀等多重作用下发生分离或转化,并且按次序发生.实践表明,该系统可有效提高雨污水处理效率.
蠡湖是全国小型湖泊水环境治理的典范.20世纪50-60年代湖水清澈见底、长满水草,后水污染、水质大幅度劣于V类,沉水植物死亡、蓝藻爆发.2002年国务院批准《五里湖综合整治工程》,无锡市采用技术集成综合治理措施:建全封闭水域、关闸挡污、控源截污、调水、打捞蓝藻、生态修复、退渔还湖、建设生态护岸和湖滨景观绿化带、保障措施等,取得改善水环境的良好阶段性成果,水质达到Ⅳ类并保持至今,基本消除蓝藻爆发.但
城市的发展带来日益严峻的黑臭水体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城市黑臭水体的成因及治理的必要性,列举了国内外多种治理技术,及其对徐州市采取控源截污、垃圾清理、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措施整治城市黑臭水体起的作用.
生态砼是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对生活环境要求的提高而产生的一种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且具有积极作用的新型特种砼技术.生态砼保持了原始河道在减轻环境负荷、植生、净化水质等方面功能,同时一改原始砼表面光滑、粗糙的历史,在城市水环境治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针对湖泊水质监测中,由于监测点数量有限而导致的反演精度低的缺点,构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水质遥感反演模型,提高了水质反演精度,并与传统的线性回归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以及传统支持向量机模型的反演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太湖悬浮物水质参数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水质反演模型的精度优于其他反演方法,同时该算法的复杂度低,系统建模速度快,可以满足水质监测的需要.
再生水回用湖泊生态用水已成为有效缓解城市生态危机的有效措施之一,但因其含有大量的营养盐分、微量有机污染物、固体悬浮微粒和微生物,可能会对回用区水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微生物在载体表面上固定而形成的生物膜,水环境中多介质表面生物膜是监测和评价水生态系统健康的最直接和有效的研究对象,生物膜结构特征综合体现了多重环境因素对膜体的共同作用,研究再生水回用河湖多介质表面附生生物膜结构对于评价再生水的回用具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