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直肌超常量后徙在大度数共转性外斜视矫正术中的应用

来源 :山东省第十九次眼科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d_1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外直肌超常量后徙术治疗大度数共转性外斜视的矫正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行外直肌超常量后徙术的大度数共转性外斜视患者32例,其中分开过强型外斜视22例,知觉性外斜视10例,外斜视度数均>40△.手术原则是尽量在两条肌肉上完成斜视矫正.分开过强型外斜视先行双外直肌超常量后徙(80~10mm),如残余斜视再行一眼内直肌缩短术;知觉性外斜视患者首选视力较差的斜视眼行外直肌超常量后徙(80~11mm)加内直肌缩短(6-8mm),若矫正不足再行对侧眼外直肌后徙术.术后随访至少半年. 结果:术后22例分开过强型外斜视中,17例正位,5例欠矫;10例知觉性外斜视中8例正位,2例欠矫,欠矫程度约8-15△,患者外观尚满意,不需行二次手术。至随访结束,5例分开过强型外斜视和3例知觉性外斜视残余轻度外转不足,程度约3 -4mm。均未发生过矫。 结论:外直肌超常量后徙术对大度数的共转性外斜视矫正效果满意,有利于避免眼外肌损伤过多,提高该类患者手术的矫正成功率。
其他文献
选取确诊为MGD(睑板腺功能障碍)型干眼患者11例,观察Lipiflow热度脉动系统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型干眼的初期临床效果.
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1月至2014年5月始发于角膜内皮面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致病诱因、病史、主要体征、诊断措施及手术治疗效果.
探讨角膜病灶切除术、角膜胶原交联术、角膜病灶切除联合角膜胶原交联术三种不同术式治疗浅层真菌性角膜炎的效果,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新鲜制备羊膜治疗各类药物难以控制的角膜疾病32例(32眼),其中角膜溃疡21眼(感染性角膜溃疡17眼,非感染性角膜溃疡4眼),角膜外伤11眼(化学性烧伤7眼,物理性损伤4眼).所有患例均经过保守治疗无效后,行羊膜移植.术后门诊随访3-12月,以观察新鲜制备羊膜移植治疗角膜疾病的临床疗效.
角膜裂伤缝合的基本原则是使伤口完全水密、力求恢复角膜的正常形态并减少瘾痕形成.术前应抗生素充分冲洗眼表,游离被嵌顿的组织,选择性还纳球内组织.一般选用铲形针带10-0尼龙线.结扎缝线应松紧适宜.一般采用外科结.成人一般均应在术后3个月时拆除,但伤口界面纤维化;缝线松动;创口血管化;婴幼儿外伤缝合等情况应提前拆除。
统计近年来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致病菌,并对其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并与以往的数据进行比较,为临床合理选择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
真菌性角膜炎发病率高,临床上因缺乏高效、低毒和广谱的抗真菌药物,治疗较为棘手穿透角膜移植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角膜供体缺乏限制了该手术的开展寻求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目的:比较角膜溃疡清创联合羊膜覆盖术及药物治疗与角膜溃疡清创联合药物治疗对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确诊为真菌性角膜炎的患者21
目的:通过对拟诊视神经炎的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眼科以及神经内科临床检查、眼科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参照国际认可的诊断标准进一步明确诊断,并通过血液、脑脊液等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力争寻找病因学诊断.方法:初诊怀疑视神经炎的患者,患者入院后详细询问病史,并行视力、眼底、视野, VEP等各项眼科及辅助检查,必要时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MRI等影像学检查,神经内科会诊行常规检查必要时做腰穿,并行血常规
目的:探讨成年固定性上斜视的检查和治疗.方法:选取2010-2014年固定性上斜视的5例患者,年龄47-66岁,皆为女性,1例为双眼,分行眼球运动检查和眼球运动牵拉试验,二例给予行眼眶CT扫描,给予2例分行单纯上直肌减弱手术.结果:5例6只眼皆为内上斜视,上斜视度数大于25°,其中1例眼眶CT示眼球上转近约90°,眼球运动是外转和下转部分或完全受限,2例术后暂时性眼位改善,次日立即恢复到术前状态.
目的:回顾分析采用显微镜给予实施斜视矫正术的优越性.方法:选取2011-2014年425例斜视病例,采取蔡司显微镜实施斜视手术,其中首次手术413例,二次手术的12例,单纯实施水平斜视矫正术的为292例,单纯实施垂直斜视矫正术的为53例,实施水平合并垂直斜视矫正手术的为85例.结果:手术视野清晰,操作准确,对血管的识别和出血部位能准确定位,可避免分离和固定肌肉中的大出血,损伤小,患者疼痛轻,无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