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生物学教学改革的几点尝试

来源 :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九届微生物学教学和科研及成果产业化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al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探讨并实施了生物学理科基地微生物生物学的教学改革.通过教学大纲的制定,对资料进行广泛收集,在制做教学课件、课堂讲述及实验课教学等几方面进行初步探讨.事实证明,在经常与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开展引导式教学,无论是对教师讲课水平的提高,还是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初步探讨了对蛴螬高毒力的苏云金杆菌HBF-1菌株对氨基酸的需求.试验结果表明,HBF-1菌株属于缬氨酸和亮氨酸半营养缺陷型,在缺少精氨酸的培养基中芽孢萌发受到一定抑制,营
作者从棉田中自然死亡的棉铃虫体上分离得到一株昆虫致病菌,经鉴定为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沙雷氏菌属(Serratia)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本文采用试验室
本文对真菌和细菌混合制剂的理化性状及对棉铃虫的毒力作用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混合制剂在室温下保存一个月后,配方A、b混合菌液的理化性状相对稳定,且对棉铃虫毒力效果比单
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5.776在限氮高锰培养基中产生较高的锰过氧化物酶.通过对液体静置培养条件的优化,其最适培养条件为:装液量30mL(250mL三角瓶);发酵限氮培养基pH4
目的 探索N-CWS抗癌作用与其免疫机制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药理学方法检测N-CWS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抑瘤活性的影响.结果 N-CWS对小鼠肉瘤S180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
本文作者详细介绍了《微生物学》网络课程的设计思想、设计方法和课程特色,探讨了网络课程设计需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本文就微生物教学中如何在传统教学内容所规定的有限的学时内,补充新概念、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等进行讨论.研究了多媒体教学方法,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链霉素对小诺霉素产生菌(Micromonospora.purpura)49-12菌株孢子致死浓度的测定,采用诱变剂EMS 3种不同诱变剂量对菌株的孢子进行诱变处理,诱变处理的孢子涂布在含链霉素
本文对线粒体在酿酒酵母氧化应激反应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氧化应激反应是通过外源添加过氧化氢(HO)来实现的,线粒体的作用通过比较正常酵母菌和呼吸缺陷酵母菌对氧化应激反应
PCR扩增了苜蓿根瘤菌乙酰乙酰辅酶A合成酶编码基因(acsA2),克隆到连接-非依赖型载体pET30LIC;在E.coliBL21(DE3)pLysS中得到了有效表达,表达需IPTG的诱导,诱导3h达到酶活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