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后殖民视阈看“翻译间性”

来源 :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b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探讨了从后殖民视阈研究“翻译间性”的内涵,指出“翻译间性”兼具“文本间性”、“主体间性”以及“文化间性”的特质,提倡一种具有交互性的对话关系,消除文化霸权主义,实现东西方文化间的平等交流。
其他文献
全国翻译准业资格(水平)考试(2003),统一了口、笔译能力与水平的认定标准:《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2007)的通过,使翻译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日渐清晰,标志着翻译教育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然而,翻译师资的捉襟见肘的匮乏问题也日渐显露,教师学习将成为院校翻译专业建设的根本。学习观是“外语教师应有的专业素质”(吴一安,2005),终身学习是信息时代教师职业提升的不二之选。教师作为学习者,其
现代科学与哲学的有机结合所产生的系统哲学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界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系统哲学的传播和发展建立在对系统科学和哲学文献的大量译介基础之上。本研究通过考察系统哲学在中国的译介和接受情况,探究翻译对一种文化巨大的教化功能。研究发现,系统科学和哲学的译介不仅影响了中国哲学研究范式和哲学研究视野,推动了系统哲学在我国的创立和发展;还引发了许多相关学科的诞生和发展。论文着重就系统哲学对中国翻译
随着翻译研究的发展,译学词典研究的发展也日益受到关注。本文主要从篇章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利用篇章语言学中七个语篇特征的概念与内涵,阐释并描述了译学词典研究过程中的若干问题。作者指出篇章语言学视角可以作为一个平台,借助许多相关的理论来诠释译学词典的研编过程;指出篇章语言学视角下的译学词典既可以看作为编者与用户之间的对话过程,也可以看作是具有自身特点的语篇;指出语篇特征的七个标准可以解释译学词典的研编过
科技资料汉英翻译属于科技文体翻译,其译语为科技英语。针对这一特点,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根据科技英语的词汇、数字和句式特点做好科技资料的汉英翻译。此外,还提出了科技翻译工作者应当具备的修养。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兴学科的不断涌现、各国相互交流的深入和引进先进科技成果的发展,科技翻译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出来。科技英语与一般用途英语有着极大区别。大量名词化结构的使用、被动句型的使用、非限定动词、后置定语、特殊句型的运用是其独特的语言风格,这些都决定了科技英语在翻译过程中的特异性,绝非一般意义上的普通用途英语翻译与科技专有名词翻译的结合。对科技英语的顺译而言,其语言特征更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
本文是全国第十二届科技翻译研讨会(乌鲁木齐)一等奖论文“试论科技翻译质量定量评估指标体系”的继续和深化扩展。指出科技翻译首先是理解,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有可能正确表达它。提高科技翻译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是:研究怎样理解的学问——人类思维的科学。一切事物都是以某种方式相互关联的全息系统。一个科学研究对象、实验课题或工程设计项目也就是一个全息系统;完成研究、实验、设计工作的全过程我们称它为思维系统。在同一个
佛教在其产生、发展和传播的过程中形成了非常丰富的文献,除现存梵文、巴利文典籍外,数量更多的是汉译和藏经典籍。藏文翻译佛典忠于原文,翔实可靠;而汉文翻译佛典译出的年代往往远早于大多数始于十一世纪的现存梵语残卷,所以对于探讨佛教经典的源流特别重要。认为:应该对汉译佛典的用词、语汇、语法与文体进行认真考察,并与梵语、俗语和各种中亚语言的佛典进行系统对比,然后在此基础上,编出详尽的佛教汉语词典,以推进中印
本文将中医脉象的各种英语翻译形式分门别类,探索其翻译规律,供同道参考,实现脉象英译的标准化,扭转其翻译形式的混乱状态。
本文从句型特点,词汇选择,文化差异,语序差异,以及原稿删改等方面出发,在电视新闻汉英翻译实践中,探讨影响电视英语新闻汉英翻译的三个问题,即报刊和电视英语新闻的差异;中英文的文化差异和语言习惯的差异;以及原稿质量,从而对电视新闻汉译英的规律进行摸索。
市场竞争不仅仅是商品和服务质量的竞争,更是企业和品牌形象的竞争;开拓商品海外市场和国际生存空间至为关键的一步就是商标的翻译。商标名称的翻译,因其“独特性、专有性”而多采用音译法;商标存在和翻译的直接目的就是把商品宣传给广大的消费者,让他们了解、接受从而购买,因而在翻译时往往采取归化法。然而商标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广告语言,其背后往往有着极其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这就决定了即便采取音译法,译者也需遵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