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一片荒漠发展一个产业

来源 :首届中国治理荒漠化上海高峰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988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治理荒漠化基金会以“治理荒漠化,发展产业化”为指导思想,以“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开发生态化”为战略模式,以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效益的高度统一为目的,以治理荒漠化的企业主体和项目为资助对象,广泛调动各种资源和社会力量参与,强调切实协调好老百姓、政府和投资者三方面的利益,尤其要通过治理荒漠化、发展产业化,扶持龙头企业带动老百姓发展组织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真正解决好当地老百姓的生存问题。重点就治理荒漠化、发展产业化的重要概念、基本原则和关键作用进行报告,并介绍几个重点产业,以求抛砖引玉之效。
其他文献
通过对广西甘蔗收获机械发展模式与对策的探讨,阐述了广西甘蔗收获机械发展的迫切性、重要性和必要性,认为甘蔗收获机械应以小型整杆式联合收割机为主,大中型整杆式甘蔗联合收割机为辅,同时提出广西甘蔗收获机械发展模式与对策建议。
针对广西目前甘蔗机械化收获的状况,分析了整杆式联合收获、切段式联合收获和分段式收获模式的主要特点和应用情况,提出了广西应以发展分段式收获模式为主,联合整杆式收获、联合切断式收获为辅的观点,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广西甘蔗收获机械化的问题就应重点解决分段式收获所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分段式收获的效率,建议改变目前割收时只割铺的局面,向收割并打捆收集方向发展,剥叶则采取集中固定场地堆放进行规模化机械作业。
从甘蔗生产的基本情况入手,介绍了国内甘蔗收获机械的主要机型、技术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当前甘蔗收获机械推广应用的模式,并提出了加快甘蔗收获机械化的相关建议。
阐述推广应用甘蔗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并从不同角度对推广应用效益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推广措施。
以上思县为例,通过对广西山区县甘蔗机械收获技术推广应用现状的分析,阐明了甘蔗机械收获技术应用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提出了加快广西山区县甘蔗生产科学发展,必须大力推广应用甘蔗机械收获技术,走高效率、低劳动强度、低成本的甘蔗机械收获道路。
目前柳州蔗区甘蔗种植规格大部分以90~100cm行距为主,而整杆式甘蔗联合收割机及施肥培土等甘蔗机械化作业要求行距120~130cm,为探索适合甘蔗机械作业的种植行距与产量的关系,柳州市蔗糖生产办公室与柳江县甘蔗技术推广站于2008年进行了不同行距甘蔗种植简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以130cm行距种植的甘蔗产量最高,达8220.0kg/667m2,分别比90cm、100cm行距种植的甘蔗增产530.
在荒漠化的控制与治理中,特别提请关注岩溶地区日益加剧的石漠化危害。加强岩溶地区石漠化的控制和治理,是关系我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全局性课题,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系统工程。在生态治理工作进程中还必须坚持以下原则:必须坚持协调、系统、政策第一、广泛参与、积极引导富裕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原则。
沙漠化和全球气候的变化对整个全球环境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中国现在用一个很大的力度来防治沙漠化,不仅是在土地的荒漠化上,并且是在一些已经非常健康的生态环境,包括一些草原的土地上面的生态系统的保护。通过一个整合的观念和方法,治理和保护现有的环境和生态系统,以至于能够保护中国人的居住环境。
长期以来,吉林省一直致力于荒漠化土地的治理工作,但效果都不是很明显。在认真总结以往荒漠化治理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探索出一套崭新的荒漠化治理机制。概括起来就是:国家支持,政府推动;部门组织,社会参与;产权清晰,利益驱动;政策引导,多元投入。具体讲主要是建立了八种模式。经过6年的建设实践,生态草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给吉林省西部地区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活动带来深刻影响。吉林省荒漠化治理的实践说明,生态草
通过对三农问题的调研,本文认为,要在沿海地区逐步解决土地的沙漠化,就要在农村进行三集中改革。通过三集中,原先荒废的土地,被雨水冲刷逐步沙漠化的土地才能得以治理,农村环保、养老、教育、卫生、邮政等基础设施才能得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