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与非持续性室速24小时分布规律研究

来源 :安徽省第十六次心血管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bqang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室早)或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昼夜变化规律. 方法:采用普通体表ECG对患者的早搏进行筛选,符合右室流出道特征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 结果:本研究共入选符合分析要求的右室流出道室早/室速患者75例,平均年龄42.67±13.65岁,其中女性48例,男性27例.单个室早呈现白天多夜晚少的特征,高峰出现13点与18点,低谷位于0点至10点;成对室早也呈现白天多夜晚少的特点,明显的高峰位于13点与20点;而非持续性室速出现相反昼夜节律性即夜多白少,高峰出现于21点与2点,低谷出现于8点至17点. 结论:流出道室早与非持续性室速不同的昼夜节律性这对临床抗心律失常药物或导管消融时机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Background Nowadays, more and more studies have been proved that Platelet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Antiplatelets agents are the major players for ACS
会议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及当地汉族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点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2年5月新疆皮山县人民医院住院的45例维吾尔族和35例汉族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维、汉族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征的差异,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血脂异常、糖尿病史、吸烟史、症状出现至就诊时间、心电图、心肌梗死部位及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低血压休克等.结果:(1)维吾尔族AMI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心肌梗死(SrEMI)的非糖尿病患者急性高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Ic)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关系.方法:分析我院近5年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非糖尿病患者共278例,所有患者均行直接PCI治疗.入院后即刻检测血糖及lHBIc1年死率为主要不良结果.30天死亡率为次要不良结果.结果:HBAIc升高水平和血糖升高水平均与30天死亡率与l年死亡率有关 排除早期死亡(30天内)影响因素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卒中高危人群的抗凝治疗已被证实为有效控制血栓风险的治疗方法。一旦房颤卒中高危人群合并冠心病,而需要接受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治疗,须植入支架时,为防止支架内血栓形成,需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有资料证明对于冠心病接受PCI的房颤患者,进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增加死亡率和主要心血管事件翻,因此华法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鞘磷脂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327例胸闷及/或胸痛患者根据其冠脉造影结果以及临床症状分成急性冠脉综合征、稳定性心绞痛以及健康对照组,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组215例、稳定型心绞痛组57例以及健康对照组55例,采用酶学方法检测三组血浆鞘磷脂,比较各组血浆鞘磷脂水平,并进行相关数据分析.结果:(1)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组血浆鞘磷脂含量(14.00μg/l,9.83~17
目的:评价高龄(≥80岁)冠心病(CAD)患者冠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科行PCI治疗的年龄≥80岁的完心病患者(72例)与<80岁冠心病患者(68例)的临床和冠脉介入治疗特点、PCI即刻成功并发立竿见影、通过电话和/或门诊随访PCI术后1年内心脑血管事件及出血事件的发生.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PCI安全性的主要预测因素.结果:年龄>80岁组
目的:观察氢氯吡格雷联合冠心舒通胶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绞痛的疗效,对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影响.方法:选择70例ACS行PCI术后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给予阿司匹林、硝酸酯类、B-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低分子肝素等,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氢氯吡格雷和冠心舒通胶囊.疗程为4周,分别在用药前及用药后14d、
目的:观察国产氯吡格雷(泰嘉)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符合标准的43例不稳定性心绞痛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给予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常规内科治疗(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抗凝、抗血小板及调脂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泰嘉和万爽力,疗程1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9%.对照组总有效率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评价房间传导阻滞对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术后新发房颤的影响.方法:69例接受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体表心电图I导联或aVL导联或Vl导联P波时限及形态,分为:房间传导阻滞组(17例)、房间传导正常组(52例).术后1、3、6、12月随访,复查超声心动图(UCG)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DCG),并根据患者术后心功能改善情况决定是否接受超声指导下起搏器优化.结果
目的:探讨EnSite NavX标测指导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射频消融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124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术被随机分为采用EnSite NavX系统标测指导组和常规透视组(X线).结果:65例为AVNRT,其中标测组指导组32例,常规透视组33例.所有手术均获得即刻的成功,无手术并发症.标测指导组手术时间较常规透视组长(64.6±12.7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