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胁迫条件下臭柏(Sabina vulgaris Ant.)匍匐茎的蒸腾和吸水特性

来源 :第八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fm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臭柏长期室内砾耕栽培条件下,通过培养液中加入PEG以调节溶液渗透势,设置对照区、水分胁迫区2种处理(培养液渗透势分别为0.02 MPa,-0.1MPa),并分别从匍匐茎中部人工培养不定根,测定有不定根和无不定根匍匐茎小枝的蒸腾速度、气孔导度及其水势的日变化和叶片水分特性。结果表明:1.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匍匐茎先端小枝通过降低正午水势提高吸水能力;基部小枝是通过控制蒸腾,维持枝条水势而防止失水。2.有不定根的匍匐茎通过降低质壁分离时的水势(Ψwt/p)和充分吸水时的渗透势(Ψssat)提高吸水能力,而且增加细胞弹性率,迅速降低膨压保证失水时能尽快关闭气孔;而无不定根匍匐茎虽然吸水能力较差,但细胞壁柔软,即使蒸腾失水,也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膨压,保证生命活动进行。
其他文献
全球变化已成为全世界科学研究热点,其中对气候变化问题尤为关注,而森林又是地球之肺,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森林小气候的研究自然也备受关注,因为森林的存在能明显地改变小气候环境,减缓气候变暖,特别是在减弱城市热岛效应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国内外森林小气候的研究概括和进展,分气象要素详细地总结了森林小气候的研究,最后总结了森林小气候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方向。
使用Li-8100土壤呼吸自动观测系统及AR5土壤温度湿度自动观测系统观测了华北石质山区侧柏人工林地的土壤呼吸速率及土壤温度湿度,并分析了该人工林地土壤呼吸的时间变化特征及其与土壤温湿度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侧柏人工林地在生长季的土壤呼吸速率明显高于非生长季,且在生长季和非生长季,土壤呼吸速率的昼夜变化都不明显。(2)刺槐人工林地土壤呼吸速率的季节变化特征明显,在全年呈现出单峰变化趋势:1月
用涡动相关技术(EC)测定了长白山阔叶红松林2003~2005年生长季(5~9月)蒸散速率(潜热通量),并根据冠层以上三个高度的气象资料,分别用波文比能量平衡法(BREB)和Penman-Monteim联合方程(PM)估算了燕散速率。结果表明,由最高层气象资料计算得到的BREB和PM蒸散速率比较低层的更接近EC实测值。对于30min平均值,BREB比EC值平均低估了26.37%,PM值则高估了26
以华北山地杜仲人工林为例,利用热扩散液流法测算得到的蒸腾数据,采用相空间重建法,在延滞时间为30 min条件下,分析林木蒸腾速率分形特征及可预报时长,结果表明:林木蒸腾过程是一种混沌运动,具有分形性质及可预报性。2005年与2006年主要生长季节期间(4月-9月),蒸腾速率的分形维数(D)分别是1.673和1.525,二阶Renyi熵(K2)分别为0.00249和0.00253,此时嵌入维数(m)
以短期封围下冀北沙荒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土壤特征、植被群落特征的调查以及种子库的培养,分析土壤理化性质改善及其植被自然恢复潜力。结果表明,1、封育初期沙荒地,有机质含量和速效钾含量稍有升高,土壤水分指标略有所提高,但土壤空隙度、渗透性、容重等土壤物理性质变化不大,土壤总体退化程度尚未因为5年的封山育林得到改善;2、经过5年的围封,封山育林区的植被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C4植物逐渐减少,C3植物逐步增
本文对淮河流域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2007年7月至2008年4月采用涡度相关法测得的地气间湍流通量和近地层辐射分量及气象要素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的基本结果是:4米高度平均风速约为2.0m/s,平均相对湿度约为78.5%,平均气温约为14℃。;各辐射分量日变化较明显,月平均日变化峰值的最大值大多出现在春,夏两季,只有反射短波辐射日变化峰值出现在冬季,有积雪时的反射短波辐射很大,反照率平均值达到64.6%
于2007年主要生长季(4-9月),采用热扩散(TDP)技术测算了华北平原农田24年生毛白杨防护林蒸腾速率,分析了杨树蒸腾变化规律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杨树蒸腾速率日内变化在晴天日和阴天日都表现为单峰曲线趋势,而在多云日受太阳辐射剧烈变化影响,表现为多峰曲线趋势。4、5、6、7、8、9月日平均蒸腾速率在晴天日分别为:5.44L/h、7.84L/h、8.05L/h、7.87L/h、7
利用祁连山中部的祁连圆柏建立了一个长达千年的树轮宽度年表(公元775-2006年)。相关性分析表明树轮宽度主要受生长季湿度变化的影响。通过与过去千年来的与东亚季风和西风有关的气候代用指标的对比,树轮年表表明在大约公元1300年之前该区域树轮生长受到东亚夏季风的强烈影响,在大约公元1450-1750年间,西风的影响更为显著。在1750年之后东亚季风与西风的共同作用较为明显。在最近的100年,西风的影
本文利用大气-植被相互作用模型(AVIM2)模拟了西南地区森林净初级生产力的空间分布格局和多年变化,分析了1981~2000年西南地区气候变化对森林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研究表明,西南地区森林净初级生产力的空间分布与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海拔高度呈负相关。从年际变化来看,在森林分布广泛的地区,气温升高速率为0.037℃/年,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模拟的森林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没有明显变化趋势。
对西双版纳石灰山热带季节性湿润林内三种优势植物(潺槁木姜子、闭花木、清香木)的水分利用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内土壤水势和土壤体积含水量在干热季达到最低值,分别为-0.055 Mpa和12.4%;δ13C与植物水分利用效率呈正相关,雾凉季,潺槁木姜子的δ13C显著低于闭花木、清香木的δ13C值(P0.05),说明闭花木和清香木的水分利用效率高于潺槁木姜子,而闭花木和清香木两者水分利用效率没有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