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对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后11例血管危象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对2010年4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手外科的11例发生血管危象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经保守治疗1h后血管危象无缓解而进行手术探查,根据术中所见血管情况进行相应处理,其中4例动脉栓塞、6例静脉栓塞;其中包括动脉张力过低1例、静脉血管变异2例、局部血肿压迫1例.5例行浅静脉血管移植重新吻合,4例行栓塞段血管切除重新吻合,1例
【机 构】
:
四川现代医院手外科与显微外科 成都新现代手外科研究所
【出 处】
:
第二十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后11例血管危象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对2010年4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手外科的11例发生血管危象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经保守治疗1h后血管危象无缓解而进行手术探查,根据术中所见血管情况进行相应处理,其中4例动脉栓塞、6例静脉栓塞;其中包括动脉张力过低1例、静脉血管变异2例、局部血肿压迫1例.5例行浅静脉血管移植重新吻合,4例行栓塞段血管切除重新吻合,1例静脉危象行间断规律皮瓣加压.
其他文献
Purpose: To describe the morphological evolution of megakaryocytic dysplasia by developing a systematic classification and evaluate the impact of our classification of dys-megakaryopoiesis on prognosi
目的 探讨铁过载对骨髓造血干祖细胞造血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4Gyγ射线全身照射和(或)右旋糖酐铁腹腔注射建立正常和骨髓损伤情况下的铁过载小鼠模型,检测外周血象及BMMNCs数目;分析各系造血细胞比例及造血干祖细胞功能.检测铁过载前后骨髓细胞活性氧(ROS)水平及ROS相关基因NOX4、GPX水平的表达.经地拉罗司(DFX)去铁或经NAC抗氧化治疗后,检测上述指标的变化.
Aim Bone stromal cells (BMSCs) can support multiple myeloma (MM) disease progression and resistance to chemotherapy.The proliferation of MM cells may be suppressed by modifying the hematopoietic micro
目的 通过meta分析评价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肢的不同体位对对术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 检索Cochrane Library、Embasse、Pubmed英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以及中国知网数据库有关于在全膝关节术后的不同体位对术后出血量的影响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和回顾性研究实验,使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评分,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目的 探讨使用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对2013-2016年老年肱骨近端骨折47例患者,应用锁定钢板微创手术内固定治疗.结果 随访时间平均11个月,无切口感染、内固定失败、骨折不愈合及肱骨头坏死等并发症,按Neer评分优23例,良21例,可3例,优良率93.62%.结论 应用微创、规范的手术操作,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目的 介绍小切口经皮插入接骨板在手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中的应用。方法 对25例胫骨中下段骨折采用小切口经皮插入接骨板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24个月。结果 按Mazur评价标准,优19例,良3例,可2例,差1例。结论 小切口经皮插入接骨板技术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理想方法。
目的 探讨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下肢急慢性骨髓炎病灶清除术后长段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2010年8月至2015年6月,19例胫骨急慢性感染患者接受该技术治疗.10例为车祸伤,5例摔伤,4例为局部或血源性感染.男性16例,女性3例.11例为慢性骨髓炎,8例为急性创伤性骨髓炎.所有病例采用病灶清除,坏死骨段切除,胫骨干骺近端或远端截骨,以Ilizarov环形支架缓慢牵拉,通过牵拉成骨逐渐填充
目的 建立股骨颈骨折畸形愈合的有限元模型,比较股骨近端锁定钢板(PFLP)、动力髁螺钉(DCS)、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在股骨外侧转子间楔形截骨矫形中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 选择1例股骨颈疲劳性骨折畸形愈合的患者,女性,20岁,身高165cm,体重70kg,根据患者髋关节CT重建股骨模型,采用骨皮质和骨松质分开赋值,更接近真实骨结构,应用健患侧镜像匹配原则,对畸形股骨进行转子间截骨矫形,分别在矫
目的 在创伤的病人中,骨盆损伤并不少见,主要是由于撞击、碾轧、挤压、高处坠落等导致的损伤,以闭合性损伤为主,3D打印技术协助复杂骨盆骨折术前诊断、模拟手术和制定术前计划、制作术中导向模板制作个性化植入物以及教学医患沟通等领域,近年来发展迅猛。
目的 探讨引导C臂引导椎间盘造影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拟诊腰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行C臂引导椎间盘造影.所有患者CT及MRI均未见明显椎间盘突出,MRI可见椎间盘呈黑间盘改变.19例患者均采用Yeung所介绍的经椎间孔入路的穿刺方法进行穿刺.腰3/4椎间盘2例,腰4/5椎间盘10例,腰5骶1椎间盘7例.一般患者采用俯卧位,不能适应俯卧位的患者行侧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