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台湾现代文学史的几个新理路

来源 :第十三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jie3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中国大陆主要有如下几种版本的台湾现代文学史:白少帆先生著《现代台湾文学史》、刘登翰先生等编著的《台湾文学史·现代文学编》、公仲、汪义生先生著《台湾新文学史初编》、吕正惠、赵遐秋教授主编《台湾新文学思潮史纲》等。这几种台湾现代文学史出版以后的时间里,有一些新的台湾文学史料被发现;有一些以前被忽视的或被遗忘的台湾现代作家作品重新“出土”;也有一些更适于台湾现代文学史书写的新视角和方法论被逐步证明更具科学性。凡此种种,均为书写新的台湾现代文学史提供了广阔的场域与空间。借鉴前几种台湾现代文学史著作的成功经验,实施新的突破,重绘台湾现代文学史“地图”,已有其可行性。
其他文献
对于八十年代中后期到九十年代初期大量涌人西方的大陆留学生而言,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一踏上异乡就必须面对两个必须正视的事实:文化冲突和生存威胁。中西文化是两类性质迥异的文
会议
在跨文化的叙事中,作为叙事主体的作家的文化身份/认同,深刻地影响了他的创作,反过来,对一个作家文化身份的看待,也是通过考察其作品的表现而获得的。本文把《女勇士》和《中国佬
林忠民1940年代就开始写作,笔耕不辍,又惜墨如金,《再生的兰花》是他从文50余年唯一的结集,所写不乏百日花红、千回月圆的少年情怀,也有从一草之贱、一木之微中感悟风韵、神采的独
马华文学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从写实主义、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不同世代的作家成就了不同的时代风貌,这支华文文学队伍早已挣脱“中国文学支流”的阴影,建立了马华文学的主体性
本文从五个方面介绍了加拿大华文文学自1998年以来的变化:一、作家队伍的壮大。二、文学团体的形成与壮大,多样而灵活,相互合作又各自独立。三、报章上专页、专刊、专栏的涌现,刊
海外华文文学的推动和发展,均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宰与滋养。海外华文文学种类很多,通常所能接触到的约有:历史文学、社会文学、伤痕文学、留学生文学和移民文学。 尽管
上世纪80年代以后,欧华文学有了新的发展。这主要是来自中国内地的一批新移民作家群的出现。近20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形势的大发展,内地经济的空前腾飞,“留学潮”“移民潮”一浪
会议
本文从以下方面对20年来欧洲德国华文文学的发展概况做出简述:一、华文读物从无到有。二、台北的《中央日报》为欧洲的华文文学推广传播、播种耕耘立下了汗马功劳。
会议
澳大利亚华文文学的产生与发展,是中华文化在海外的承传繁衍,是华族异域生存的历史见证,是中国语言参与世界多元话语建构的积极尝试。本文从文学创作的产生与形态、文学批评的起
近些年来,澳洲华文文学从萌芽期跨入了成长期,其成果显著,引人瞩目。其中澳洲华文小说与诗歌、散文、杂文随笔相比,其创作略慢了半拍,但在质量上却不相上下,含金量都很高。为什么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