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重整氢源系统中CO选择性氧化研究

来源 :2003青年氢能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wg_zhouwg_z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量CO会使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Pt/Ru电极中毒,从而降低燃料电池的性能.本文研究了Pt/Al<,2>O<,3>蜂窝陶瓷整体催化剂选择性氧化脱除甲醇重整气中CO的行为.结果显示制备的Pt/Al<,2>O<,3>催化剂能够有效地脱除重整气中的CO.当重整气体积空速VHSV=10,000h<-1>,氧碳摩尔比O<,2>/CO=1.5,反应床层入口温度T=175℃时,一段净化反应器能够将重整气中1﹪的CO脱除到100ppm以下.重整气中的水蒸气和CO<,2>对催化剂的性能有一定影响.研制的催化剂应用于5kW甲醇自然重整氢源系统的结果表明,多段CO净化子系统能够将重整气中CO脱除到50ppm以下.
其他文献
简要概述了能源与环境对汽车工业的要求,引出了燃料电池汽车的新概念,并介绍了世界上几家正在开发的燃料电池汽车,最后对未来汽车工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简要介绍氢能的特点及应用,展现其广阔的开发前景.着重论述了氢能利用技术的重要方面——燃料电池及燃料电池汽车的开发应用,介绍了国外先进燃料电池汽车的最新进展及我国发展现状.
燃料电池是目前最被关注的一种利用氢能的装置.尽管燃料电池技术拥有非常美好的前景,但安全性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不解决好这一问题,燃料电池技术将很难得到推广.
绿色可再生能源是世界发展的重要课题,氢能发展受到包括我国再内的世界各国重视.本文综合了氢的产生、存储运输和利用,提出我国应积极发展氢能.
本文采用交流阻抗、旋转圆盘电极、循环伏安、微分电容等方法研究了苯电催化加氢反应的机理和规律.结果表明:在Hg电极、Pt电极上苯加氢的电极过程是一个多步骤、不可逆的、以扩散为主的电催化过程.将水电解的阴极过程与苯的加氢过程复合后,应用离子膜电解技术,在优选的催化剂基础上,SPE复合电极的电催化反应过程也是扩散控制的反应,在SPE电极上苯加氢的电化学行为和规律基本与在Hg电极、Pt电极上相同,反应遵循
对含碳能源直接制氢的热力学分析表明反应体系存在适宜的反应条件并可实现热的平衡.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直接制氢的定容反应实验研究.热力学分析和实验结果证明了直接制氢的可行性.
为了考察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堆的电性能,本文以碳载铂为电催化剂,Nafion112膜为质子交换膜,自行设计制备了三合一膜电极和PEMFC堆,初步研究了影响PEMFC堆电性能的气体流量、湿度和温度等.研究结果表明,氢气和氧气的流量对电堆的电性能有影响,氢气和氧气的流量分别为1.95L/min和0.8L/min时,电堆的电性能最佳;电堆的电性能随着反应气体相对湿度的增大而提高,随着工作温度
为了研究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电性能,本文在室温条件下,以氢气为燃料、氧气为氧化剂、Pt/C为催化剂,自行研制三合一膜电极和组装成单体电池,以及测定单电池的电流-电压极化曲线,对PEMFC的电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Nafion用量为0.15mg/cm时,单电池的电性能最佳;伴随着催化剂用量的增加,单电池的电性能明显提高,当催化剂用量大于0.8mg/cm以后,电性能的提高很小;厚
本文综述了近几年镁基储氢材料研究的最新进展,总结了目前改善镁基储氢材料性能的主要方法,如反应机械合金化、氢化燃烧合成、掺杂催化元素、组元替代、制备复合材料等,分析了各种方法改善性能相关机制.
碱性电解质膜直接甲醇燃料电池(AEMDMFC)是一种全新的燃料电池体系,其运行机制与现有的质子交换膜直接甲醇燃料电池(PEMDMFC)有很大的不同.由于采用了碱性体系,AEMDMFC阴阳极的电催化性能大幅提高;许多在强酸介质中无法使用的非铂金属和氧化物成为可选的催化剂;电渗方向的改变也抑制了甲醇从阳极向阴极的穿透.这些优点使AEMDMFC有望解决长期困扰PEMDMFC的难题.不过AEMDMFC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