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式设计,发力“中国创造”

来源 :天津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sx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正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中国制造”时期,仅仅依靠接受客户委托而开始的被动式设计,已不能满足小康社会的设计需求。主动式设计已悄然兴起。研究主动式设计,对如何最大限度地催生“中国设计”,转换设计为生产力从而实现“中国创造”,有着重要意义。当前。关于设计创新方法及相应的设计教育模式、教学教法的研究成果不少。但关于主动式设计的研究尚属空白。本文主要运用观察法、系统科学法,进行一系列的理论分析和例证分析,提出了主动式设计的概念、种类及现实意义,并指出主动式设计将对设计专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本文主要观点是:“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催生了主动式设计,主动式设计的出现弥补了被动式设计的局限性。主动式设计使设计师的创新过程更加完整,成果更优化。主动设计拓宽了设计人才就业渠道,推进设计人才的自主创业。主动式设计人才培养应从“发现问题”开始。强化“发现问题”环节的训练,探寻发现问题的途径。
其他文献
本文阐述了在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中关于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内容与教法改革以及实 践教学改革等方面的一些举措,描述了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后的教学效果,为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探 索提供了思路。
艺术设计专业具有文理中外兼容的文化知识结构、艺术与技术结合的创新型特点。本文以创 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定位、知识结构、方法结构和思维结构为主线,结合实际,论述了艺术设计专 业创新型职业教育的培养方案、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专业 实验室建设、课程体系、特色教材建设等方面探讨了创新型职业教育模式及其实现的途径。从而要求 我们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职业教育改革。
Design is the core of innovation activity, and it aims to establish better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of products.It is also a process to explore and enhance the human experience.During decades of ex
The article based on the original analysis of thought of Pre-Qin of China, specially argues about the thought of "Kaogongji", a book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rafting, discusses about China traditional
To achieve the goal of establishing Beijing as a world-class city.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the main features of World Urban dries by knowing evolution of World Uzban city concept to identify the bas
当商品市场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的时候,意味着企业竞争加剧,消费者选择余地更多,其要求也将相应提高。企业通过完善的营销策略,则有利于引导消费者购买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与此同时,能够在营销过程中反馈消费者信息,以促进企业生产出更适应于市场,更受消费者青睐的产品,形成良性循环,推动企业不断发展。而在此过程中设计组织与企业的营销有着非常密切地关联,本文从设计与企业营销的关系角度来进行阐述全文,提出了
工业设计在经济社会中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和价值。社会经济的发展造就了工业设计的繁荣,工业设计的发展不仅推动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还促进了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从而导出了工业设计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结论。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角色冲突这一不和谐因素扰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该文从“80后”消费儿童化这一社会现象引入了角色冲突的概念。基于消费者的需求,从社会心理和设计角度出发,分析了角色冲突所带来的机遇以及如何寻找冲突点,提出了从设计角度调和冲突的途径。
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提高改善了女性经济地位,由女性推动经济发展的势头猛进,针对女性而设计的产品与日俱增。本文通过语意学的方法分析女性符号,提出如何正确运用女性符号的方法,改善当前市场滥用女性词汇大造噱头的不合理设计现象。
“低碳”一词,自从2009年末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开始,引起了全球广泛关注。在城市日益发展的今天。从低碳经济到低碳生活,“低碳”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在未来几年内发展所必须努力的方向。作为设计师,如何通过产品设计引导人们的低碳生活方式是本文重点探讨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