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城市灰霾特征与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 :第十一届全国气溶胶会议暨第十届海峡两岸气溶胶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1u2n3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城市空气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尤其是灰霾天气日趋严重。低能见度与灰霾天气已成为当前国内外许多城市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本文利用重庆2007年污染物浓度监测资料及南京大学空气质量预报系统(NJU-CAQPS2.0),对重庆地区的灰霾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得出了以下一些主要结论:(1)2007年重庆主城区年平均能见度为5.63KM;无论是季节平均还是年平均,每日4个时次的能见度都小于10KM,冬季能见度最低,在08、14、20、02四个时次的气象观测记录中,08时能见度最低,14时和20时能见度较高。(2)2007全年,重庆市主城区有162天是灰霾天,占全年的44.4%,其中干霾天气有125天,湿霾天气有37天,分别占总灰霾天数的77.2%和22.8%。春季和冬季发生灰霾的天数最多,冬季湿霾天气发生频率较高。从灰霾污染的等级来看,轻微灰霾发生次数较多,一共有80天,占总灰霾天数的49.4%,重度灰霾发生的次数最少,只有20天,占总灰霾天数的12.3%;春季、夏季和秋季都以轻微灰霾天气为主;冬季灰霾天以重度、中度灰霾天气为主。重度灰霾和中度灰霾多由湿霾天气造成,而轻度灰霾和轻微灰霾多由干霾天气引起。(3)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夜间02:00至清晨08:00左右出现贴地逆温,与重污染出现的时间基本一致。各个时次的BC、POC、PM10、PM2.5和能见度的水平分布与排放源及气象条件密切相关,08时左右的污染物浓度最高。各污染物的日平均浓度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排放源的位置关系密切,污染源排放较大的区域相应污染物浓度值也较高;各污染物的浓度值均是城区高于郊区,而能见度城区低于郊区。(4)颗粒物对消光系数的贡献率超过80%,春夏两季,有机物和黑碳气溶胶是能见度下降的最重要的贡献者,春季二者所占比例可达45.8%(城区)和59.3%(郊区),夏季二者所占比例可达51.8%(城区)和64.5%(郊区);秋季,城区硫酸盐(21.3%)、硝酸盐(16%)、有机物(27.1%)、黑碳(16.2%)所占比例大致相同,是能见度下降的最重要贡献者,但是在郊区硫酸盐(24.8%)和硝酸盐(41.4%)的贡献率最高,二者之和超过了65%。各成分对消光系数的贡献率受源排放和相对湿度等气象条件的影响。
其他文献
清洁队柴油车辆是指垃圾车与资源回收车,这些车辆每天在大街小巷中穿梭往返,负责收集市民所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载运至焚化厂处理。由于这些车辆每天都与民众进行近距离的接
本研究以一部双通道采样器(Dichotomous sampler,Dichot,Model SA241,Andersen Inc.,Georgia,USA)及一部贝他计(beta attenuation monitor,BAM,Model1020,Met One Instrument
会议
  Firstly,presents an assessment of CALIPSO observation by comparing to the ground based lidar CE 370-2.Then CALIPSO level 2 aerosol profile data from June 20
大气气溶胶是影响大气环境的三大污染物之一,在大气污染过程中,大气气溶胶粒子污染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对FTIR方法研究气溶胶硫酸根离子测量方法的改进,使离子定量
为了解青岛市生物气溶胶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采用SAS ISO100空气浮游菌采样仪和安德森FA-I型六级空气微生物取样器,分析青岛市市区街道春、夏季空气细菌和空气真菌浓度、粒径
2013年1月10日至14日,北京平原地区出现了水平能见度一度在2km以下,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持续5天维持在重度以上污染水平的雾-霾天气。综合分析雾-霾期间的天气形势
为研究上海市大气颗粒物散射系数分布特征以及颗粒物化学组分贡献率,用浊度仪对散射系数近一年监测,同时采集PM2.5,分析其主要化学成分浓度.观测发现,散射系数秋冬季较高,夏
目前青藏高原沙尘气溶胶的研究主要在地面观测和卫星遥感分析方面,而其沙尘模拟的缺限在于目前无详尽的高原沙漠分布。为了认识青藏高原的严重沙漠化产生的沙尘气溶胶及其影
  The isoprene/NOx,isoprene/NOx/CH3ONO and isoprene/NOx/H2O2 mixtures were irradiated separately to simulate the formation of 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 (S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