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味叶下珠有效成分的超临界萃取工艺研究

来源 :第五届全国超临界流体技术学术及应用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y36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对苦味叶下珠中有效成分进行萃取,研究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酒精夹带剂用量等参数对萃取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萃取压力为18MPa、萃取温度为50℃、萃取时间为2.5小时、分离温度为42℃、分离压力为6Mpa,CO<,2>流量为3L/h的条件下,萃取率可达9﹪.
其他文献
文章介绍了超临界流体色谱及其联用技术近年来的发展,并就该技术在食品分析领域里的应用做了一个简要的回顾.
选择30﹪穿心莲内酯浸膏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梯度结晶法,探讨了梯度结晶压力、温度对穿心莲内酯梯度结晶的影响,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纯度检测.结果表明,超临界CO剃度结晶的穿心莲内酯在结晶板上呈梯度分布;梯度结晶压力与结晶穿心莲内酯的纯度呈正相关系;梯度结晶温度与结晶穿心莲内酯的纯度是一条向上凸的变化曲线关系.
研究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为主流动相,以乙醇为携带剂,硅胶柱为固定相分离了三种构型的VE.在压力15MPa-27MPa、温度17℃-50℃、流动相中携带剂含量1.5﹪-3.0﹪的范围内,考察三种构型VE的保留行为和分离规律,确定了最佳的分离条件.
简述了超临界流体技术在药物超细颗粒的制备、微囊剂型、脂质体剂型方面的研究进展.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我们在超临界流体化学热力学方面的一些研究工作.主要包括相行为与分子间相互作用热力学、化学反应热力学和微乳液体系热力学.
技术创新与名牌农副产品的优势互补对农业产业化发展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文章阐述了超临界流体技术本身的技术领先、绿色环保等主要特征,并以广东省开平市著名土特产"金山火蒜"为例重点分析介绍了怎样"利用超临界流体技术创新,增创农副产品品牌新优势."
研究用超临界CO从鱼油;海藻(螺旋藻、小球藻、扁藻);南海翡翠贻贝中萃取DHA和EPA的新原料路线,得出其最优化工艺条件,其中螺旋藻的DHA和EPA萃取率最高,分别为89.3﹪和93.0﹪,该法比溶剂法优越,为开发和综合利用海洋资源开辟了新的应用途径.
在研究CO与乙烯气体破坏Triton X-100/环己烷反胶束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一定的压力与温度条件下,这些气体可以提高反胶束的稳定性,使体系对水的溶解度得到明显的提高;而正己烷,NaCO、NaHCO、HCO、与CaCl的水溶液却对该体系的溶水量却没有明显的影响.以甲基橙为分子探针,利用紫外光谱对CO诱导生成的反胶束的微观极性做了进一步的研究.
结合相态研究,紫外(UV-vis)和小角X射线散射(SAXS)表征,研究了离子液体对超临界CO(SC CO)中反胶束极性和尺寸的影响.发现对于SC SO中的反胶束,离子液体[bmim][BF]可以增强胶束级性,增大胶束尺寸.
通过测定单位体积CO所萃取出的大蒜油量,确定了从大蒜汁中超临界CO萃取大蒜油的最佳温度和压力.结果表明:萃取温度35℃和40℃时,单位体积CO所萃取出的大蒜油量差异不显著;压力在10Mpa~20MPa之间,单位体积CO所萃取出的大蒜油量变化不大;超临界CO萃取最佳条件为温度40℃、压力15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