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53结合区域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易感性的关联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会2012年医学遗传学年会暨全国第十一次医学遗传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wei83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p53基因结合区域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中国汉族人群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SnapShot的方法,对40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和400例正常对照的人群的三个p53下游靶基因Bax、CDKN1A、GADD45A的6个SNPs rs1009316,rs3783468,rs681673,rs532446,rs762624,rs2395655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并在共显性、显性、隐性、乘法、和超显性5种遗传模型下分析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差异.结果 rs 1009316在除了显性模型外的4种遗传模型中均显示与食管鳞癌的发病风险具有明显相关性,CC相对CT(共显性模型)、CC相对CT+TT(隐性模型)、C相对T(乘法模型)均降低食管鳞癌的发病风险(OR值和95% CI分别为0.499,0.348-0.717;0.507,0.354-0.728;0.563,0.403-0.788),在超显性模型中,CT相对CC+TT增加食管鳞癌的发病风险(OR值为2.010,95% CI为1.400-2.886),由于TT样本几乎为零,故可简化为CT与CC的比较结果.rs762624在共显性(OR(CC/AC)为0.559,95% CI为0.402-0.776)、隐性(OR为0.596,95% CI为0.436-0.814)、乘法(OR为0.800,95% CI为0.650-0.985)、和超显性模型(OR为1.603,95% CI为1.198-2.146)中均与食管鳞癌的发病风险相关联,但在显性模型中不存在这种关联性(OR为1.033,95% CI为0.701-1.525).rs2395655在超显性模型中p值为0.699,与食管鳞癌易感性不存在关联作用.在共显性、显性、隐性、乘法中与食管鳞癌发病风险相关(p值分别为0.005、0.019、0.021、0.004),其中在乘法模型中p值最小,且G等位基因相比A等位基因增加样本对食管鳞癌的发病风险(OR值为1.364,95% CI为1.104-1.685).另外根据临床分期对阳性位点进行分层分析我们发现rs 1009316,rs762624,rs2395655与临床分期不存在相关性.结论 1、综合各种遗传模型统计推断结果,rs1009316的CC基因型是保护因素,C等位基因相比T等位基因降低食管鳞癌的发病风险.2、rs762624的CC基因型是食管鳞癌的保护因素.3、此三个阳性位点与临床分期不存在相关性.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ZBTB38基因与新疆维吾尔族人群身高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抽取212份新疆维吾尔族成人个体血样并记录其身高信息,提取样本全血基因组DNA并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PCR-RFLP)分析技术检测ZBTB38基因中单核苷酸位点rs6440003的多态性.对该位点的基因型进行统计,计算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进行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计算x2值和P值.将身高数据按
目的 探讨细胞色素P450 4F2(cytochrome P450 4F2,CYP4F2)基因编码区V433M(rs2108622,c.1297G>A)多态性的功能效应.方法 首先自人肾cDNA文库PCR扩增CYP4F2基因全长cNDA,连入pMD18克隆载体,进一步经BamHⅠ和EcoRⅠ双酶切连入pcDNA3.1,构建CYP4F2基因野生型(433V)表达载体;定点突变方法构建CYP4F2基因
在我国,胃癌是一种发病率、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目前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仍是手术结合化疗等,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顺铂是临床较常用的胃癌化疗药物之一,治疗过程中肿瘤细胞容易对其形成耐药性而导致治疗失败。因此研究胃癌细胞对顺铂敏感性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有学者针对根治术后应用顺铂等辅助化疗药物治疗的胃癌病人进行分子标志物筛选,结果表明胃癌中S100A4表达是
硫氧还蛋白还原酶1(Thioredoxin Reductase1,TrxR1)是吡啶核苷酸-二硫化物氧化还原酶家族成员之一,与硫氧还蛋白(thioredoxin,Trx)和NADPH共同构成的硫氧还蛋白系统在氧化还原调节和抗氧化防御中发挥重要.目前关于TRXR1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多集中于转录水平.近年来,微小RNA作为转录后水平的重要调节因子,其靶基因及其生物学效应被广泛鉴定和研究.迄今为止,未见
To identify new and useful biomarkers in 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In our previous study,an oligonucleotide microarray was used to select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in 22 pairs
目的 分析石家庄地区男性精子发生障碍患者染色体核型及Y染色体微缺失状况.方法 273例精子发生障碍患者临床表现为无精子症或严重少、弱精子症.取外周血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性激素测定;同时,提取全血DNA,应用多重PCR反应技术,采用无精子因子区16个序列标签位点对所有患者进行Y染色体微缺失分析.结果 273例精子发生障碍患者中,检测出染色体核型异常者35例,异常率为12.82%.Y染色体存在微缺失患
目的 由于hESC(人胚胎干细胞)具有无限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使其成为再生医学领域和基因治疗领域强有力的研究工具.我们利用核糖体基因区打靶载体(pHmeo),携带hFⅧ打靶hESC,为血友病A实现个体化的基因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方法 将携带hFⅧ的核糖体基因区打靶载体(pHmeo-hFⅧ)采用电转的方式,转染人胚胎干细胞系H9,经G418筛选后,通过PCR及Southern Blot鉴定获得定
背景 X染色体短臂中间区段的重复较为罕见,特别是男性病人中很少报道.X染色体部分重复的男性病人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和先天性畸形,而由于重复片段大小及位置的差异可能导致表型在不同的男性个体中存在差异.而对于女性,基于"莱昂化假说"的相关理论,异常的X染色体会选择性地失活,大部分的Xp重复的女性携带者表型正常,仅小部分由于X染色体随机失活而表现出发育缺陷.目的 明确1个Xp 11.4-p21.3
背景 输注血细胞和移植造血干细胞是细胞治疗的常用手段,可以用来治疗遗传性疾病、恶性血液病和重症免疫缺陷等多种疾病.造血系细胞也是采用ex vivo基因治疗策略的重要靶细胞.本研究组前期已经利用人核糖体基因区打靶载体(pHrneo)将人凝血因子IX(hFIX)靶入到人胚胎干细胞(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hESCs)的rDNA区,因此将hESCs定向分化成造血系细胞,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