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中粗砂具有较好的物理力学性能及广泛的工程用途.为进一步研究中粗砂渗透及渗透变形特性,统计分析了6个工程48个中粗砂试样的试验资料.试验结果表明,所有中粗砂试样渗透变形类型均为流土,临界比降值主要为0.6~1.2,破坏比降值主要为0.9~1.7,渗透系数值主要为2.0x10-2cm·s-1~2.0x10-4cm·s-1,临界比降和破坏比降相关性较好.
【机 构】
:
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100024 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天津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粗砂具有较好的物理力学性能及广泛的工程用途.为进一步研究中粗砂渗透及渗透变形特性,统计分析了6个工程48个中粗砂试样的试验资料.试验结果表明,所有中粗砂试样渗透变形类型均为流土,临界比降值主要为0.6~1.2,破坏比降值主要为0.9~1.7,渗透系数值主要为2.0x10-2cm·s-1~2.0x10-4cm·s-1,临界比降和破坏比降相关性较好.
其他文献
本文的主要目的血小板生成素拟肽原液中脲残留量的测定方法学验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经专属性、线性及相关性、重复性、准确度、耐用性等验证后来确定本实验所验证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尿素检出限为0.015μg/mL,在0.05~1000μg/mL浓度内线性方程为线性方程为:Y=19972X+11241,R2=0.99996,重复性的RSD为0.1%,加标回收率在94.99~105.59%之间,
Heavy metals have been excessively released into the environment due to rapid industrialization and have created a major global concern.Conventional methods for removal of heavy metals from aqueous so
矿产资源的开发导致了严重的矿山环境污染以及生态平衡破坏等问题,重金属污染问题尤为突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金属矿山重金属污染方面的研究主要针对的是地表水体、土壤以及植物,而对金属矿山地下水重金属污染研究则报道甚少.本次研究选择某锑矿区作为典型研究区,采集地表水样4组、地下水样17组进行化学组分定量分析,开展矿区地下水重金属含量统计特征研究,并通过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份分析等初步探讨了地下水重金
由于岩溶发育的复杂性,岩溶区隧道建设涌水预测难度大.本文选取以暗河下穿越的三泉隧道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长观等手段,总结暗河影响带涌水点的分布、类型、连通性以及受降雨影响特征.分析得出,隧道涌水点集中分在里程K7+047~K7+0130范围内;涌水量在岩层倾向方向侧涌水段增大;隧道涌水主要位于暗河来水方向侧;涌水点之间具有相对连通性;降雨影响下,溶隙涌水点水量变化幅度小,岩溶管道涌水点水量变化幅度
借助数字照相量测技术,通过相似材料模拟试验,对6.80m、11.40m两种不同矿层厚度条件下,云磷集团晋宁磷矿2#坑口露天转崩落法地下开采后采场上覆岩层的变形破坏特征及动态演化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同时对采场覆岩变形破坏特征的层厚效应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1)采场覆岩变形破坏的范围与程度均随着地下采场开挖空间范围的增加而增大,其演化过程可划分为局部小范围冒顶、线性持续增大以及整体非线性剧烈垮塌
盾构施工以其高效的施工特点在现代地下工程施工中愈来愈受欢迎,而其穿越的地质条件也愈来愈复杂.致密砂土作为一种特殊的地质环境,直接影响到盾构施工,目前为止,对于致密砂土的特性研究尚未达到成熟阶段.试验采用便携式拍照显微镜获取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原状土图片:利用Adobe Photoshop拼接,并对其进行黑白二值化处理获取颗粒轮廓;最后通过image-Pro plus程序统计分析得到颗粒形状参数;
近年来,地热资源作为一种新型可再生能源,具有显著的环境、社会与经济等效益.通过针对性的地热井资料收集、高精度的重力物探方法、准确的连井剖面分析等预可研方法,结合科学合理的组织施工,成功完成"通热-19"地热井,与回灌井形成"一采一灌"的利用模式."通热-19井"成井深度2370.00m,日出水量为603m3,出水温度45℃,满足设计要求并通过验收后被评为优良井.该项目成井效果与预可研设计误差较小,
根据对金川二矿区的调查,确定矿区永久巷道的主要交岔形式多为Y形交岔巷道.对于巷道交岔点而言,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有很多,巷道的开挖顺序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文中利用有限元软件针对二矿区Y形交岔巷道进行模拟,分析不同开挖顺序对巷道应力变形的影响.开挖顺序主要分为两种方式:方式一是先主巷,后支巷;方式二为主巷-支巷-主巷的顺序.经分析得出,按照方式二进行开挖的巷道围岩中产生的位移大于方式一开挖过程所产生
官地水电站大坝属高重力碾压混凝土坝,地质条件复杂,建坝岩体质量合理准确的评价以及缺陷的有效处理对大坝的稳定安全至关重要.本文根据素描及实际开挖揭露地质情况,通过地质定性评价与物探定量评价对重力坝坝基开挖岩体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开挖岩体揭露地质与前期勘察基本一致,岩体质量总体满足建坝要求,对今后重力坝坝基岩体评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粗细颗粒区分粒径是无黏性粗粒土判别渗透变形类型的重要指标,但其确定方法和量值均不统一,为验证不同方法的适宜性,统计分析了7个工程62个砂土试样的渗透变形试验结果,结果表明,以2mm作为粗细颗粒区分粒径时,其渗透变形类型判断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率达93.55%,远高于以√d<0d10为区分粒径时的符合率51.61%.推荐以2mm作为不均匀连续级配砂土粗细颗粒区分粒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