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CSSL群体研究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的育性

来源 :2006中国科协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dong0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一套以粳稻品种Asominori为遗传背景、籼稻品种IR24为染色体片段供体的覆盖全基因组的CSSL群体,研究了籼粳亚种间组合Asominori/IR24和02428/IR24杂种小穗低育性的遗传基础。 结果表明:Asominori/IR24组合的育性主要受第5染色体上的两个育性位点S-24(t)和S-31(t)及第6染色体上的S-5位点控制,其中S-31(t)为本研究发现的新育性位点,粳稻品种02428带有该位点的亲和性基因.02428/IR24组合的低育性主要受S-24(t)花粉育性位点的影响.育性基因的表达受遗传背景的影响,在粳稻遗传背景中,S-24(t)位点处在Si/Sj杂合基因型时可使杂种小穗育性下降70%左右,而S-31(t)和S-5为杂种半不育位点.在籼粳全基因组杂合遗传背景中,当S-5i/S-5j基因型置换成S-5i/S-5j基因型后,亚种间杂种小穗育性可平均提高22.5%,接近正常育性水平,在S-5i/S-5j遗传背景中,S-24(t)和S-31(t)的Si/Sii纯合基因型不能改善亚种间杂种的小穗育性,说明S-5位点是影响亚种间小德育性的关键位点,在亚种间杂交稻育种中,必须首先克服S-5位点造成的育性障碍.本文提出了等位基因置换法克服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小穗低育性的技术策略.
其他文献
以早籼稻品种早籼15为材料,研究农艺措施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对直链淀粉含量有显著影响,但并不保持一定的正相关,当密度下降或增加到一定程度,即过度密植或稀植,均会提高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密度对其他米质性状的影响不显著.追氮总量、追氮比对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随着追氮总量的增加,籽粒蛋白质含量也随之提高,追肥随着穗粒肥比例的增加,籽粒蛋白质的含量也显著提高.试验中追氮总量对直
本文对自主创新以企业为主体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围绕企业发展模式的转型、掌握核心技术,提高国际竞争力、知识产权与品牌财富、国家的政策支持等进行了阐述。
城市色彩是构成城市景观的重要因素.色彩是环境设计的灵魂.它对人的情感影响是很大的,人对色彩的正常需要也是必然的;不同的因素都会影响色彩设计的理念;不同的人文因素以及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使用者对色彩的心理需求也是不同的;色彩可以弥补人的心理需求的不足,也可以改变其生活空间环境.在分析色彩在建筑环境中所具有的物理、视觉、心理、文化、经济上的特点,进一步剖析城市色彩的构成元素,城市色彩设计应坚持整体和谐、
本文以居住建筑立面色彩为切入点,因其在数量面积等方面的控制性而着重进行探究.同时,不像其他性质的建筑,居住建筑对色彩的选择而较宽,如果设计不当,很容易造成色彩污染,使城市色彩出现杂乱无章的局面.另外,住区环境与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其色彩环境质量的优劣可直接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意义重大而深远.只有在规划好城市基底色彩即居住型色彩景观的基础上,才能有所依托,从而得到一个赏心悦目的城市总
本文主要论述了高纬度(43.5°~46.5°)、风区(3~4月份风速15~20m/s的天数达75%,最大风速为40m/s)地区温室大棚蔬菜生产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洁净蔬菜和绿色食品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蔬菜产品的污染问题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因此,针对湿热地区的气候特点、蔬菜生产受污染的原因和无公害蔬菜生产存在的制约因素,阐述了如何根据思茅湿热地区的气候特点,研究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降低蔬菜有毒残留,推行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优先采用农业和生物防治措施,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减少农药的施用量
甜研310是多胚三倍体杂交品种,是以四倍体红色胚轴品系甜4N092R为母本,二倍体绿色胚轴品系甜202G为父本,按3∶1比例配制杂交而成,父母本种子混收,生产上利用其杂种一代.2001年配制杂交组合,于2003~2004年参加黑龙江省品种区域试验,2005年参加生产示范试验,同时还在内蒙古、新疆等丛根病发病地区进行了多点鉴定试验.2006年2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命名.区域试验结果表明
甜菜雄性不育单胚杂交品种甜单304是单胚二倍体品种,是由单胚雄性不育系TB7-CMS为母本,以二倍体多胚品系甜217-8为父本按4∶1比例杂交而成,制种时只收获母本雄性不育系的单胚种子,生产上利用其杂交一代.于2000年配制杂交组合,2001~2002年进行小区试验,2003~2004年参加省区域试验,2005年参加省生产示范试验,2006年2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命名.结果表明:该品
随着中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的文化色彩与色彩文化,出现了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中国城市的传统文化色彩正迅速地消亡,而城市色彩的新规划与新建设,既没有文化性又没有科学的规划性.因此,本文从文化学的角度,论述并强调了城市色彩规划设计中历史文脉传承和系统、科学的设计,这是刻不容缓的重大问题。
建筑色彩在创造新的都市文化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回归自然、回归传统文化的色彩风格将继续成为城市建筑色彩设计流行趋势,探讨建筑色彩在维护和保持民族传统、地域文化及城市文脉中起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