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墙、城门、护城河之论述

来源 :城墙科学保护论坛暨中国古都学会城墙保护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ey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京修筑的城池,在历史上产生重要影响的有三个时期。即六朝建业城(229~589)、杨吴南唐城(937~975)和明初的南京城(1368~1420),其中尤以明初南京城墙的影响深远。本文侧重以明初的南京城墙、城门和护城河为论述对象。一南京城墙沿革南京最早的筑城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初的冶城,位于今南京城两的冶城山,属于冶炼作坊的营垒。尚无考古发现,也并非正式的城池。公元前472年建造的越城,属于军事城堡,学术界一般认为它是南京最早的古城。越城在构造中的用材及工艺,迄今并不明确。而随后建造的金陵邑城,开始有了依山筑城之说。其后直到秦、汉(前221~220),南京地区先后出现过多座规模不大的城池,在其规模、形制和用材方面,均滞后于中原地区的城池,但已使用夯土筑城技术并在城外掘有护城河。
其他文献
@@ 什么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内由具体的人与具体的某种事物所表现的一种意识,它是具体由人来体现、发展并由此而形成的一种观点与观念。它是企业理念、企业制度与企业形象的综合体现,是经过多年的积累、铺垫、传承而形成的。一个优秀的企业必定要有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来指导着这个企业做大做强,它具有着强大的竞争力,企业应把它纳入企业的最高意识形态当中去,使企业理念、企业制度形成一种科学、严谨的管理体系,因为
@@大会安排我说一下,我谈几点感想吧。昨天看了南京城墙维修,正好有前湖段,是我做的设计。我就把这个设计情况向大家介绍一下。前湖方案设计是把两段明代城墙断面露出来,其实是三个方案之一。开始有一个方案,之前有专家来过,对坍塌段提出过把它连起来,中间做五个券洞。我来之前已经有这么一个方案,后来作为方案之一。我觉得这个方案有什么不好呢?五个券洞太有形了,这原来是石墙,做成五个券洞是什么意思呢?而且是门的形
@@南京城墙大规模抢险维修工程始于20世纪末,尤其是自1999年至2006年的7年间,南京城墙维修呈现出高峰状态。据统计,这7年间维修城墙共计22个地段,总长度达15.382公里,占全部已修城墙75%以上。①由于工作关系,本人有幸成为这7年城墙大规模抢险性维修的直接参与者和见证人。修了几年城墙,一直没有时间静下来思考或总结一下,常常是一个项目未完,新的项目又开工,甚至几乎同时开工几处。现在有了些时
@@从中国古代城市防御和筑造城垣的特点来说,人们通常把城墙和护城河两者合起来,称之为城池。因此,护城河与城墙是唇齿相依的关系。护城河既是护卫南京城墙的河堑,也是南京城墙墙体整体构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南京城墙修浚护城河的工程量比修造城垣要少,这主要得益于护城河的许多地段利用了天然河堑。
@@南京名城墙始建于公元1366年,京城部分全长35.267公里,饱经沧桑600余年。因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作用,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与损伤,现存实体长度21.351.公里,是世界最长的城墙之一。其雄伟壮观,为世人仰慕,中外游客来到南京的第一印象,就是南京明城墙,迈出的第一步就是进城,南京明城墙已是南京市一张有形的名片。她是南京历史的纪录,南京文化的代表,南京文明的象征,是中国古建筑的范例。正如国
@@中国的古代城墙作为军事防御和水利防洪建筑设施遗迹保留至今已很不容易,它是历史的见证。我们责无旁贷地有义务把它保护好、管理好,一代代地相传下去。作为文保单位的城墙,每年都有艰巨的保护维修任务,因各地地理位置、气候差异不同,它的保护维修方式也略有不同,但维修技术是可以相互借鉴、交流和学习的,南京、西安、平遥的城墙是里外包砖,内为夯土。荆州、开封、商丘的城墙为外包砖,内是土城或石灰碴夯面一层层垒砌的
@@赣州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赣州城,是江西省所有城市中,保存地面文物最为丰富的城市,也是我国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宋城。时至今日,赣州城仍旧保存有众多的宋代文史古迹,有宋代的古街区、古浮桥、古塔、寺院、文庙、石窟寺、瓷窑、城市下水道福寿沟以及与宋代文化名人结下不解之缘的八境台、郁孤台、夜话亭等等,而保存至今的赣州古城墙,则是我国唯一的宋代砖城,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本文拟
@@宋元时期,南京的都城地位尽管已失,其建置虽仅为州,为府,为路,但作为东南重镇,其等级远过于全国其他同级政区。特别是在南宋时期,南京一度作为留都,是仅次于临安的重要军事和政治中心,时人称曰:“国家之根本在东南,东南之根本在建康。雄山为城,长江为池,舟车漕运,数路辐辏,正今日之关中、河内也。”这一时期的城邑规模、格局虽因南唐之旧,但经过两宋多次大规模的增创改筑,其面貌已远非南唐旧观,城垣更为雄伟牢
@@由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围委员会制订并通过、国家文物局2000年批准向社会公布的《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的序言中指出:“中国是世界上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文化传统不曾中断的多民族统一国家。遗存至今的大量文物古迹,形象地记载着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进程,它们不但是认识历史的证据,也是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历史悠久的南京城墙,是我国现存最长的都城城墙,对研究明代的历史、军事、建筑
@@明代南京城池,建造于我国冷兵器成熟期与火器发展期的互融时期。随后,南京明城墙经历过多次战火,其中太平天国时期的城池攻防战尤显突出,特别是太平军在攻城、守城方面应对得当,办法极多,攻能寻其弱,守则张其强。从公元1853年3月7日至1864年7月19日,太平军与清军围绕南京城池展开的大小战斗,难以计数。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太平军兵临南京城下,全城合围,并很快破城。时间大约从1853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