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玉米全膜双垄沟播集约种植的水热及增产效应研究

来源 :2010农业环境科学峰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bih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玉米全膜双垄沟播集约种植的水热及增产效应,阐明其对土壤水热条件变化的影响机制,提升和发展技术支撑其可持续发挥增效作用,结果表明,全膜双垄集约种植因前期作物生长过旺易造成对耕层0-40cm土层的土壤水分的耗竭和对40-160cm土层的水分过度消耗,使得深层水分在较大降雨后也不能完全得到补给,对土壤水分的持续性利用不利,在干旱年份存在潜在土壤水分生态风险.全膜双垄集约种植可使作物生长发育的前、后期0-25 cm土层的土壤温度提高3.1-3.3℃和高0.3-0.8℃.前期土温的提高利于作物早发、苗齐、苗壮,奠定丰产基础,但易造成营养生长过旺不均衡利用土壤水分和养分,导致后期脱水脱肥而减产;后期土温的提高易使作物因根系早衰而减产.全膜双垄沟播集约种植显著提高了玉米地百粒重、穗粒重和水分利用效率而增产,其增产作用在干旱年份更显著.因此,进行作物前期营养生长、土壤耕层微环境和耕地质量调控等技术环节的创新研究,是全膜双垄沟播集约种植可持续发挥作用的重要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红枣成熟期的裂果,是影响产质产量的主要问题之一。引起红枣裂果最直接的外部因素是成熟期的连阴雨。近20年来,山西晋中秋季连阴雨出现频率明显加大,气候环境的变化使裂
  近代以来,我国北方的气候变暖趋势相当明显.以山西省晋中盆地(代表黄土高原冬小麦、玉米主产区)的冬小麦、玉米产区为例,自1954年有气象资料以来,到2009年的56年内,年平
  利用新疆棉区22个站1961~2008年日平均气温和日最低气温资料,分析了棉区≥10℃终日和初霜期的变化特征、两者的关系.结果表明,≥10℃终日和初霜期均以吐鲁番棉区最晚,南疆棉
  通过对气象观测场地与农田土壤湿度的3a平行对比探测试验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1.春、夏、秋、冬4季气象观测场地与农田的土壤湿度具有一致性,且均为正相关关系;其中,春、夏、
  利用1961~2007年北疆棉区代表站气温资料,分析了棉花生长季(4-10月)的热量条件变化,结果显示,北疆棉区棉花生长季呈现平均气温升高、初霜推迟、终霜提早、无霜期延长;稳定
  该文利用Penman-Monteith方程计算参考作物蒸散量,分析了四川盆地五个站点和四川高原五个站点1961-2007年的ET0日均值、月均值和年均值的变化特征,同时分析了ET0日均值、月
  区域降水量是重要的环境变量,对于区域水资源合理规划与利用具有重要科学价值。本文依据大别山区东段及附近14个气象台站和8个气候考察站34a雨季降水和风向等气象资料,以及
  利用黑龙港流域的武强、深泽、饶阳、晋州、献县等五站的1957-2009年逐月气温和日照资料,利用Thornthwaite算法,计算各县不同时间尺度的可能蒸散量,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法分
  在黄淮海平原黑龙港流域,试验观测12年和24年林龄、500m长、250m宽的杨树防护林网内农田及旷野(CK)农田土壤水分和蒸散量,分析防护林水分效应的年代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
  以河西内陆河流域17个气象站1961-2008年的逐日气象数据为基础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了参考作物蒸散量(ET0),利用GIS空间分析反距离插值方法,研究了ET0年及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