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县近50a雷暴气候特征及变化规律分析

来源 :第六届长三角科技论坛——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be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桐庐县1959-2008年的雷暴观测资料,通过数理统计和小波分析,研究了桐庐县雷暴的气候特征。结果显示:桐庐县年雷暴日数较多,年际变化较大。年雷暴日数总体有减少的变化趋势,但近两年有增多的趋势:雷暴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多发生在6-8月。月际分布呈单峰型,峰值出现在8月。日变化明显,一日中均可出现雷暴,以午后到傍晚最多。雷暴初日多在2月中旬初,终日多在11月上旬中期,雷暴持续时间长。雷暴发生发展的主要路径是西北-东南和西南-东北。桐庐年雷暴日数存在一个准30a的年代际变化周期,雷暴天气经历了由多到少的变化周期,突变点在1987年。另外还存在着准10a的中周期和准5a左右的年际振荡,震荡信号自1995年起明显减弱。桐庐县春夏秋冬各季雷暴日数时间尺度上的变化周期有较明显的差别。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在沙特阿拉伯波斯湾海岸的Berri堤道和Abu Ali岛之间,使用非开挖技术进行了一项开拓性的水平定向钻进工程的情况,其穿越长度达3公里.
重钻井液由于引起环空速度和孔底压力增加而造成钻孔失稳,这常常减小钻进速度及钻井液携带能力,增加离心机,将用于控制泥浆密度,提高机械钻速,并减少井下压力和防止压裂地层的风险.Parker Lane钻了长度超过1500ft、直径为24英寸的钻孔,从钻孔到回拖管线仅仅短短的七天,离心机的使用在施工中起到重要作用.
本文研究了青藏高原地区地表热力异常与江淮流域降水异常的关系,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的地表热力状况在空间上存在较大差异,高原主体本身和高原以北的沙漠戈壁地区是地表热力梯度变化最为剧烈的地区。选定了3个地表温度关键区,分别为高原主体、高原东部以北区域和高原西部以北区域。通过SVD分析以及合成分析发现,5月上述3个关键区地表温度的变化对东亚夏季850hPa风场异常,进而对江淮夏季降水异常产生影响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探空资料、南京市环保局的环境监测资料,Hysplit4模式。对南京地区2008年10月27日至10月28日的一次严重的灰霾天气过程主要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做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锋前大范围的均压场,静小风,稳定的垂直层结为灰霾天气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天气条件,而人类活动,如大规模的秸秆焚烧,会加剧灰霾天气的严重程度。通过对大气条件的前期分析,结合现代化观测手段(如:极轨卫星等)的监测
本文利用累积的气象资料、NWW3海浪模式和NCEP/NCAR再分析等资料,对东南大西洋中低纬海域9、10月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一种典型天气过程的高低空形势和海况进行了分析讨论,揭示了高空槽和槽后的地面冷高压东移对海况影响的过程和规律,为今后更好的作好作业期间的气象保障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本文利用NCC/CMA资料分析了2008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华南降水异常事件的成因,认为:2007年7月~2008年2月赤道西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偏低、2008年前冬今春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偏大是华南异常降水事件的前期气候背景;2008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东亚阻塞高压的异常强大及乌拉尔山长波槽的异常发展,促进了经向环流异常增强;偏强的冷空气以阶梯槽的形式频繁入侵华南,为异常降水事件提供了动力条件。副热带
本文运用K邻近非参数回归技术制作降水概率预报,在最优邻近子集生成等关键环节运用了排序法、逐步逼近法和聚类分析等方法。采用“降水距离”概念变换J姒降水预报因子,构造EC湿度场预报因子,提高了预报初预选因子的质量。利用2005年4月至2008年11月的资料,建立了逐日动态更新样本库的降水概率预报业务系统,在一年的预报业务试验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预报结果无明显的偏向性,布瑞尔评分为0.217,技巧评分为
本文利用62a的热带气旋路径资料,对登陆华东地区的台风路径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如下结论:5类路径不论登陆频率高低,月际差异都比较明显,出现盛期均出现在7~9月;5类路径中登陆后右折类出现频率最高。台风登陆华东地区主要集中南段,福建、浙江两省是台风登陆的主要区域;登陆台风各类路径的出现不仅与季节有关,还因登陆点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为提供了不同地段登陆台风陆地路径的预报提供了气候背景。
本文分析近50a海安春季连阴雨的资料,获得其年际变化、月分布情况、降水特点等基本的气候特征,结合《江苏重要天气分析和预报》的相关理论和预报方法,得出本地预报的经验指标,并结合数值预报的相关产品,在2008年春季连阴雨预报中进行检验,得到对本地春季连阴雨预报有帮助的相关结论。
通过对南京国家基准气候站迁站期间对比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得出气温要素新址比旧址偏低,风速、深层地温则是新址比旧址偏大,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地理位置、拔海高度及观测场周边环境的不同造成。本文对各气象要素的比较分析结果,可以为资料的使用者提供订正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