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气象站设备运行状态和故障自动检测分析

来源 :2012年度气象水文海洋仪器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jzh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象行业专项项目“地面观测网自动化运行监控技术研究”,重点研究准确获取自动气象站设备运行状 态的技术和方法,完成自动气象站设备运行状态和故障自动化检测技术设计[1]。实现地面自动气象站的运行状态 实时监控及时发现设备运行中的故障,准确定位故障位置、确定故障原因,缩短诊断维修时间,以保证设备正常 运行。本文对改进后样机观测数据、故障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改造后的样机可以准确的监测设备运行 中出现故障的位置及故障原因,并且保证了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其他文献
光发射稳定性是影响能见度测量精度的重要因素。为掌握VAISALA 公司MITRAS 透射仪的光发射稳定 情况,评估其给不同能见度测量范围带来的误差,对MITRAS 的光发射稳定性进行了十天的测试,主要测试指标 为光发射强度、日变化情况和波动情况。试验发现仪器光发射强度维持在2050 Cd/m2 左右,标准差在11.0—11.6 之间,发射光强与温度日变化情况不呈现有规律的相关性。在3500 m 能
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以双偏振天气雷达、相控阵天气雷达、双(多)基地天气雷达、毫米波测云雷达 为代表的新体制天气雷达的发展情况。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微小表压和绝压测量的力平衡式气体活塞压力计的工作原理、压力复现的计算公式 以及不确定度等,并在表压状态下,通过与标准比对的方式,对该气体活塞压力计的原理及宣称的不确定度进行 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证明了厂商给出不确定度指标的正确性。
定期对自动气象站校准是保证自动气象站上传的数据准确性的基础。本文以自动气象站测温部分为例, 通过比较自动气象站实验室整机温度校准方法、现场整机温度校准方法和两种方法相结合的温度校准方法,设计 了现场整体智能校准的方法。现场整体校准减少了校准的工作量,自带标准仪克服了校准设备的局限性,上位机 存储处理数据并自动生成报表避免了人为误差。根据该方法设计了温度校准系统,经实验验证满足自动气象站现 场整体智
日照时数是地面气象台站观测的基本项目。根据国内外日照计发展现状,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日照计 ——光热型电测日照计,该日照计利用热电偶原理,根据两热电偶的温度差来计算太阳直接辐射,从而可以得出 日照时数。本文主要分析了光热型电测日照计的原理结构、金属丝中能量传导和日照计性能,并做了初步试验。 结果显示,光热型电测日照计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性能较为良好,随太阳辐射强度变化响应较快,无需人工操作, 可以完
水质监测是遥感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相较于其他传感器,MODIS 数据在水质监测方面具有明显优 势。本文对近年来应用MODIS 遥感影像进行水质监测的研究进展做了总结。首先,简述了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水质 监测的基本原理,然后对近年来利用MODIS 数据进行叶绿素a,蓝藻和赤潮等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进行了研究;最后, 对水质遥感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作了探讨。
本文详细介绍了进行近地面层气象要素梯度观测的CAWS1000-GWS 型梯度自动观测系统,结合北京地区 实际情况,针对该系统的应用、系统配置及技术指标等开展讨论,并就其运行监控和技术保障提出了建议。
本文根据JJF1059-1999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中规定的方法,利用测试数据,对常用的湿度传感器的 示值误差(修正值)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和评估。文中所遵循的技术路线、方法以及结论,可为省级气象计量 部门,建立湿度计量标准时参考,此外也可作为编写其它计量项目的建标技术报告时参考。
随着气象观测综合观测体系的发展,地面观测业务已经突破了传统地面测报的概念,向不同的领域伸展, 台站测报观测室内各种自动观测项目逐渐增多。硬件综合集成控制器是地面气象观测系统硬件综合集成平台的核 心。目前部分观测设备未按数据字典设计,本文设计的数据格式转换模块是实现此类数据模块到硬件综合集成控 制器的接入。该系统是以8 位低功耗的微控制处理器为处理核心,外围可以连接不同的数据传输方式(RS232、
本文基于N-Port 5110 模块,实现了闪电定位仪的远程操控,维护人员可以远程对闪电定位仪进行重启、 自检、参数设定、仪器状态参数读取等工作。使设备维护人员不用亲临现场便可完成对闪电定位仪的检测。极大 的提高了保障效率,减少了维护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