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表层岩溶泉水短时间尺度动态变化规律——以广西弄拉兰电堂泉为例

来源 :岩溶地区水、工、环及石漠化问题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m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广西马山县弄拉岩溶动力系统监测站为例,通过人工及自动记录,分别对表层岩溶泉水的物理化学季节和昼夜变化进行了研究.短时间尺度监测表明,岩溶动力系统对环境变化十分敏感,响应及时.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水的物理化学多日与昼夜动态变化有不同的表现.在正常气候(无雨)条件下,水温的变化与气温变化基本一致,pH与电导率之间具有较好的负相关关系,电导率峰值区滞后最高温度约4~5h.这可能与植被从光合作用向呼吸作用转变导致大气CO<,2>浓度产生较大的梯度变化有关,而这种梯度十分有利于岩溶作用的进行.暴雨期间,稀释作用可贯穿整个降雨过程,但降雨1~2h后,表层岩溶带的高裂隙率和渗透性开始发挥作用,水动力作用和CO<,2>效应逐渐占主导地位,而稀释作用对弱降雨过程仅作用于降雨的开始阶段.因此有必要把水、岩、CO<,2>气体作为一个整体来解释表层岩溶作用的水文地球化学行为.
其他文献
报告了7种铸造不锈钢在海水全浸区、潮汐区及含泥沙流动海水中的腐蚀试验结果,讨论了它们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在海水中,ZG0Cr13Ni4Mo、ZG1Cr18Ni9Ti和ZG0Cr17Ni12Mo2的腐蚀
根据自升降式可移动平台桩部的结构特点,采用涂层与外加电流联合保护的防腐方式来保护平台的桩部.结合该型新造平台桩部防腐工程介绍了自升降式可移动平台阴极保护(外加电流
川西南岩溶石山地区碳酸盐岩地层厚大,裂隙溶洞水丰富,但岩溶地下水时空分布极不均一,影响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本文通过对岩溶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水动力条件、富集规律等的论
会议
EPIK法是一种以泉(或钻孔)供水汇水区脆弱性图为基础的脆弱性图多属性方法,它基于岩溶水文系统的概念模型并考虑了岩溶含水层特定的四种属性:表层岩溶(E)、保护性覆盖层(P)、
对表层岩溶带应重点开展结构、水文、地貌、岩溶化和环境等五方面的分析.地球物理方法可用于探测表层岩溶带结构,其中高密度三极电测深法效果较好;示踪试验能很好揭示表层岩
会议
本文使用基于贝叶斯方法的结构突变模型,研究了1992-2010年我国经济增长的周期性波动特征。研究发现,该阶段我国经济增长分别经历了一次六阶段的U形中长周期和一次三阶段的V形
滇东地区石漠化分布具有集中连片,自北向南逐渐增多、程度加重的特点.在石漠化的成因方面,笔者认为地貌的演化过程中存在着石漠化的潜势,广泛分布的岩溶石山是形成石漠化的物
鄂尔多斯盆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东部,面积28×10km,为一巨大的内陆盆地.该区属半干旱及干旱气候带,年降雨量由东南部600mm向西北递减为100mm.在盆地边缘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形成
会议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支持下,集当代最先进的图形、图像、地质、地理、遥感、测绘、人工智能、计算机为一体的运用地
会议
本文在论述鄂西南地区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和岩溶水赋存特征的基础上,对岩溶地下水资源潜力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岩溶地下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