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层螺旋CT在主动脉粥样硬化性溃疡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来源 :2007年浙江省医学会放射学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jh2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动脉粥样硬化性溃疡是指动脉内膜粥样硬化斑块破溃脱落形成深浅不一并可穿透中膜乃至外膜的病变,临床上与典型夹层动脉瘤、主动脉壁内血肿一样,均可表现为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目前对于该病变,国内外影像学研究特别是治疗随访报道较少,本文收集2005~2007年间本院141例以急性主动脉综合征就诊行16层CT检查的患者,针对其中12例主动脉粥样硬化性溃疡16层CT表现及临床诊治,进行总结和分析。
其他文献
结肠肿瘤在我国是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常规钡剂灌肠和纤维结肠镜是主要的检查手段。近几年来,随着CT设备的不断更新,三维成像及CT仿真内镜(CTVE)技术对结肠病变的研究逐日增多,特别是16层螺旋CT以其高速度、更加薄层、更大范围的容积扫描,为这一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笔者对26例经纤维结肠镜活检病理证实的结肠癌和结肠息肉患者进行了三维成像与CT仿真结肠镜(CTVC)观察,探讨其临床应用价
排便异常通常表现为便秘,大便失禁,排便不净等症状,多由肛门,直肠,盆底的功能性与器质性疾病引起,临床对病因的诊断比较困难。传统上采用X线排粪造影进行诊断,但对软组织低分辨的显示限制了很多排便异常疾病的诊断。近年来随着磁共振技术水平的不断升级,快速扫描序列的应用开创了新的检查方法磁共振排便造影,它具有良好的组织对比和高的空间时间分辨率,可以观察整个排便过程中直肠及其周围肌肉的运动状况,常规的三维盆腔
结肠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受到普遍关注。传统的检查方法包括大便潜血试验(FOBT)、结肠双对比造影(DCBE)和结肠镜,但FOBT,DCBE阳性率低。结肠镜检查阳性率较高,但对术后肠腔狭窄、肠道痉挛患者无法检查,另外还穿孔和出血可能。随着多层螺旋CT的不断升级,尤其是64层CT的投入使用,结肠病变的检出已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旨在评价64层螺旋CT诊断结肠疾病的应用价值。
在腹部损伤中,肾上腺血肿较少见,本文同顾性分析13例外伤性肾上腺血肿的CT表现,结合文献以探讨其CT诊断价值,指出单纯肾上腺出血常见为单侧性,很少有临床症状,但15%可发生在两侧,临床可有急性肾上腺衰竭表现,临床需积极治疗;而CT检查快速准确无损伤性,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价愈后提供可靠依据。
胃肠道间质瘤(GIST)为一组独立起源于胃肠道原始间叶组织的肿瘤,临床症状出现晚且无特异性,CT检查对GIST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方面均有较高价值,但对腔外型胃间质瘤的定位有时亦较为困难,病灶起源无法确定则定性诊断无从说起,本研究收集某院2003年11月~2007年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腔外型胃间质瘤,分析其多层螺旋CT表现,以期提高本病的诊断正确率。
临床上,因胆囊结石、胆囊炎等良性疾病行胆囊切除术中或术后偶然发现的胆囊癌病例,称为意外胆囊癌(UGC)。本文分析UGC的影像资料,旨在提高CT和MRI对早中期胆囊癌的诊断能力。回顾分析本院2001年6月-2007年5月期间经病理证实的11例UGC的CT和MRI资料,提出重视和提高对早中期胆囊癌的认识,可避免大部分UGC的发生。
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IHPCC)是肝内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占肝内原发恶性肿瘤的5%~15%。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影像学上极易与肝内其他占位性病变相混淆,术前误诊率较高,临床预后差。因此,提高IHPCC早期诊断在临床上显得至关重要,螺旋CT检查是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本文回顾性分析IHPCC35例,结合临床及病理基础,分析总结螺旋CT表现特点,讨论CT诊断及鉴别诊断
胰岛细胞瘤多数为良性,少数恶性,分为功能性与非功能性两大类,其中以功能性胰岛素瘤最常见,占60~90%。肿瘤好发部位为尾部及体部,通常较小,大多小于2.0cm,有些甚至只有数毫米。其次是促胃液分泌素瘤占20%,其他少见的胰岛细胞瘤是增血糖素瘤血管活性肠肽瘤和生长激素释放抑制素瘤。功能性胰岛细胞瘤较早就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首选方法。因此术前对瘤体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十
判断甲状腺病变尤其是结节的良恶性以决定下一步诊疗措施对临床非常重要。超声检查是发现并筛选可能恶性病变的首选方法。对可疑病变行细针活检是定性的准确方法,但在国内尤其是基层医院并未得到广泛应用。CT虽然具有辐射损伤,但对于解剖结构的显示和颈部淋巴结转移具有独特的优势,由于外科医生的偏好,临床应用较多。本研究通过前瞻性分析一些特征性CT表现,预测甲状腺病变的良恶性,探讨CT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的应用价值
颅内巨大动脉瘤是指直径在25mm以上的动脉瘤,大约占颅内动脉瘤的2.5%~5%。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占位性表现及神经功能缺损表现,因此容易误诊为肿瘤。术前准确诊断对颅内巨大动脉瘤选择正确治疗方法至关重要。本文收集了14例颅内巨大动脉瘤,分析了其MR表现,对其进行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