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保育工作中的多元合作--广东“仓东计划”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 :2015年中国民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lp94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国大陆地区通过乡村建设实践寻找适合乡村保育和活化途径的案例逐渐增多,然而,文化遗产保育工作中以当地为主的多元合作问题仍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甚少研究成果,更少实践案例.广东开平的"仓东计划"是笔者在中国大陆尝试借鉴国外理念,在中国本土实施的一个研究实践.仓东计划实施了将近4年,期间与仓东村村民、城市居民、华侨、高校、学者、学生、媒体、运营商、当地政府、市场、公益团体等利益主体进行沟通合作,初步构建了一个多元合作的平台.本文以"仓东计划"自2010年至2015年的实践历程为例,就乡村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多元合作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探讨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如何发挥各利益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让各方都能在项目的发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其他文献
本文以某型高速履带装甲车辆为例,研究了履带装甲车辆的结构动力学访真问题.建立了系统动力学问题的数学模型,编制了仿真软件.以两种特殊激励作为输入,计算了选择点的加速度响应,并进行了统计处理.为对模型的精度和有效性进行检验和评估,进行了实车动力学试验.对模型的仿真结果和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证明所建立的动力学模型是有效的.该模型和建模方法为履带式装甲车辆的系统设计和动力学分析提供了一条途径.
某型歼击机振动环境曾一度引起机载电子设备故障率增高.本文简要介绍了该机导弹发射装置振动测试情况,并对提高导弹发射装置发控盒和其他电子设备的可靠性提出了解决措施.
沈阳市沈北新区是多民族聚居地,其中汉族、锡伯族、朝鲜族、满族、回族人口相对较多,分布较为集中.在这些民族聚集的村庄,随着轰轰烈烈的新农村建设,传统民居建筑要么被拆除、要么被废弃,新建的住宅十分缺少民族特色扣地方特色.本文通过对沈阳市沈北新区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村庄元素提升设计思路的解读,旨在说明在当代农村住宅的建造中如何传承和弘扬传统民居的文化内涵,实现"打造地域特色,塑造美丽村庄"建设目标.
位于鄂西北汉江边的冻青沟村是一座以何氏家族为主建立的清代血缘型聚落村落.根据调查,该村是沿与汉江垂直交汇的汇水山沟分布的,因地形地貌的限制而呈线形布置,是汉江流域大小各支流的典型形态,也是汉江流域山区传统聚落的典型特征.该村落的建筑群体保存较为完好,加之家族族谱完整,是研究鄂西北传统血缘型聚落的典型案例.本文对其聚落的生成、变迁、空间特征、建筑形态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由此得出鄂西北山地血缘型聚落
随着现代社会飞速发展,徽州传统民居的室内空间已不能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传统民居的活化与改造迫在眉睫.本文先从建筑物理环境及功能空间的角度分析了活化的困境所在,后以优秀改造案例——休宁县五福会所为例,介绍了几种实用的改造方法,以期为徽州传统民居的活化提供更多更好的借鉴.
当前徽州地区传统建筑普遍存在气密性较差、围护结构热工性能低等问题,使得建筑在热舒适度方面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当采取主动措施采暖或制冷时,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会严重增加建筑的能耗.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从增大墙体热阻、提高门窗密闭性及封闭天井三个方面对徽州传统建筑进行改造以降低能耗.
本研究以河南巩义康百万庄园为对象,通过对当地气候环境特点与庄园内建筑营造关系的解析,从选址布局、建筑形制、空间形态、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五个方面,对康百万庄园的建筑组群在回应气候环境特征方面所具有的营造策略与适应建设模式进行了总结,并凝练出四条气候适应性方法,分别是内向型的院落布局模式、窑洞与四合院相结合的空间模式、结合园林设计的环境模式和就地取材的结构模式.以上成果对地域性建筑的更新和当地新民居的
在当下的民居保护中,存在盲目追求"高、大、上"的弊病,大量跨省的异地施工使文物建筑丢失很多珍贵的地域特征.民居修好以后,缺乏日常性维护也是古民居保护中的一大问题.文章分析了3个浙江的案例,指出组织当地民间匠师参与民居的保护或许是破解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通过对黄山市古建筑的资料分析与现状调研,深入了解徽州古建筑的分布、使用现状和保护状况.根据第三次文物普查资料,将黄山市古建筑按照功能、时间、材质和位置分别加以分类分析,进行走访调研,对其现状进行梳理.总结性地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初步建议,并进一步对古建筑进行保护、修复与适应性再利用定量研究提供依据.
青岛里院是建于20世纪初供市民阶层居住的商住式集群住宅,堪称当时欧式商住一体楼房和中国北方四合院的结合体.里院建筑作为近代青岛市井生活的载体,具有商业、居住双重功能,在城市空间、建筑格局、功能布局、空间序列等方面体现出鲜明的模式特征;空间模式承载空间属性,并与使用者共同塑造形成场所精神.深入把握空间模式特征与使用者心理诉求,忠实表现场所的精神内涵,是保护与传承物质文化、创新建筑设计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