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的和谐发展

来源 :中国生产力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业结构是国民经济的核心和基础,它反映各类资源在社会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及其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产业结构调整就是按照产业发展的规律,结合本国或本地区的实际,充分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力求达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并使之不断向高级化的目标发展。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也是广大人民利益的根本要求。本文提出应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不断适应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级化的需要;合理确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方向,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建立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的新机制,促进产业结构与就业的和谐发展。
其他文献
学科的理论基础如果国民经济学被定位于应用经济学,就需要有自己的理论基础。这里既有如何梳理与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的关系问题,也有学科本身的理论来源问题。实际上是两个层次上的问题,一是一般的理论基础;二是特定的理论基础。本文阐述了高校国民经济学学科的学科建设、组织建设、机制建设问题。
本文分析了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的产生原因及现状,研究了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其中包括:(一)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提高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二)加快城市化进程,扩大劳动力就业空间;(三)改革现行户籍制度,实现城乡劳动力配置一体化。
从中国当前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分析,无论以哪种方式加以划分,都说明进入了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的转变阶段,工业化进程也在从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演进。经济结构已到了一个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人才密集型发展的转型时期。本文阐述了第二产业优先发展序列的选择基准,分析了第二产业优先发展序列选择的模型选择。
我国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的重点在于建立有效竞争机制我国原有公用事业管理体制的弊端是行政垄断带来的低效率。本文阐述了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的政策含义,提出完善公用事业改革,构建和谐社会。
本文首先对不变价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核算进行了概述,介绍了美国不变价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的情况,最终,总结出美国不变价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对我国的启示。
大珠江三角洲是在港、澳与珠江三角洲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的背景下形成的约定俗成的概念。改革开放初期,港澳资金的注入直接带动了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并在与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合作中逐步形成了“前店后厂”的经济发展模式。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大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合作更加明显,成为我国具有重要影响的经济区之一。本文分析了大珠江三角洲的国际竞争优势与挑战,提出了改善企业组织、人才培养及环境创新等软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不断加深的背景下,以及加入WTO后过渡期的条件下,我国的对外开放战略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五个统筹”中,做好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筹区域发展,进一步统筹与协调国内对外开放新的区域布局与我国参加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在21世纪前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内,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在国内已有对外开放区域格局的
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着现代大学的生存与发展。近年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步伐的加快,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及模式转换问题已经成为各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所关注的焦点,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介绍了本校推行通识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基本思路和目标,浅谈了实施通识教育改革的初步成果。
拥有国际化品牌企业的数量,是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集中反映。从中国经济增长的总体走势看,今后几年,中国会产生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企业。国航真正实施品牌战略已有数年时间,在实践中认识有一个不断提升和深入的过程,逐步由重形式向精心打造国航的内在品质方向努力。本文从四方面介绍国航近几年来品牌建设的体会。
中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已实施几年。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必须按照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东西部协调发展这一原则,才能使西部大开发落到实处,也才能保证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为达到东西部协调发展,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发展观念,做到理论创新,以创新的理论观点来指导西部大开发和东西部协调发展。本文试图在这方面作些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