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医学技术在血管化腓骨瓣重建下颌骨缺损中的临床应用

来源 :第十四次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z_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探索及验证数字医学技术在血管化腓骨瓣重建下颌骨缺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及应用价值. 研究方法:本研究纳入了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颌面外科病房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 名被诊断为下颌骨良性肿瘤并采取下颌骨节段切除同期行血管化腓骨瓣修复重建治疗方案的患者.术前利用MIMICS10.01 进行下颌骨切除及腓骨重建的手术计划,利用3D 打印制作腓骨重建后的下颌骨模型及下颌骨截骨导板,并利用下颌骨模型进行重建板的预成型.同时在BrainLabIplan 导航软件中进行腓骨切取的手术设计.在手术过程中,利用导板来指导下颌骨的切除,利用导航结合导板技术来确定腓骨的截骨位点,从而使塑型后的腓骨能精确吻合下颌骨缺损的轮廓.术后6月、12月复查患者颌面部螺旋CT,将其进行三维重建后与术前手术计划进行对比,同时对患者面形、生理功能进行评价,分析总结数字技术在下颌骨修复重建的临床应用. 研究结果:9 名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手术流程简单规范,术者体会手术精确度显著提高.术后6-12月追踪,9 名患者均获得了满意的面型及口颌功能,术前计划与术后的下颌骨3D 模型的融合结果显示形态与位置基本一致,平均误差为2.4±1.3mm. 研究结论:数字医学技术对于精确获取腓骨,精确重建下颌骨节段缺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横纹肌瘤(Rhabdomyoma)是一种源于横纹肌组织的罕见的良性肿瘤,分为婴儿型及成人型。 研究方法:本文报道口底咽侧多发成人型横纹肌瘤 1例并对 Pubmed、Embase 及Web ofScience 数据库中报道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 研究结果:72 岁老年男性患者,6年前发现口底区肿物,无痛,体积缓慢增大,近来伴轻度吞咽困难,查体见舌体上抬,咽腔缩窄,口内外可扪及数枚肿瘤结节,最
研究目的:常规认为桡侧前臂皮瓣底部的筋膜层对皮瓣血供的保护是必不可少的,传统制备方法要求制备皮瓣的过程中需携带底部筋膜层,本研究旨在比较筋膜上及筋膜下不同制备层面对皮瓣静脉回流及对术后手部功能的影响 研究方法:共9例头颈肿瘤术后患者接受桡侧前臂皮瓣修补组织缺损,其中4例采用筋膜上解剖层次,剩余5例采用传统筋膜下制备方式,皮瓣制备区通过全厚皮片游离移植覆盖创面,植皮表面加压固定10 天 研究结果:传
研究目的:吞咽是人类基本生理功能之一,口腔癌术后可导致患者吞咽功能受损,严重者可致吞咽障碍。 研究方法:目前国内外吞咽障碍评估方法种类繁多,包括床旁评估、量表评估、影像学评估、吞咽过程中压力或肌电参数测量评估等。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尚无统一标准。本文就国内外口腔癌相关吞咽障碍评估方法作一概括论述。 研究结果:综上所述,吞咽障碍的评估方式非常多样化,医疗单位可根据具体情况及目的,选用适当方法评估患者
研究目的:运用组织工程技术构建生物骨在临床治疗上具有重要意义,而构建物早期的血管化是其应用的关键因素.本课题组应用基于TiO2 纳米点的光控细胞薄层技术,优化制备了一种新的可转移的预血管化复合细胞片并进一步探索其生物学性能,为组织工程骨组织修复提供基础. 研究方法:悬涂法制备TiO2 纳米点薄膜,将不同比例的间充质干细胞(MSC)和血管内皮细胞(EC)共培养于多种培养基中,接种于薄膜上.免疫荧光技
研究目的:回顾性分析我科1987年到2011年收治的儿童唾液腺上皮源性肿瘤. 研究方法:小于18 岁的病人定义为儿童患者,将1987年到2011年我科收治的儿童唾液腺上皮性肿瘤病人纳入研究. 研究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22例患者,其中良性肿瘤105例,恶性肿瘤17例.最常见的肿瘤部位是腮腺,多形性腺瘤最常见,占良性肿瘤的91.4%.恶性肿瘤中黏液表皮样癌占47.1%.颌下腺肿瘤均为良性.其中沃辛瘤一
研究目的:先前的实验提示BTXA可以诱导大鼠及家兔颌下腺细胞萎缩、间质增生.国外有研究报道称,大鼠颌下腺细胞损伤和修复中常伴有自噬的发生,但BTXA诱导的腺体萎缩和间质增生是否和自噬有关不得而知.在本研究中,我们探讨了BTXA 是否会诱导大鼠腺细胞自噬流的改变及其可能的机制. 研究方法: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大鼠颌下腺内自噬相关蛋白轻链3(light chain3,LC3)的表
研究目的:通过三维手术模拟系统模拟骨性Ⅱ类错牙合正颌手术,并制作3D 打印数字化导板及预成形钛板,维持术后髁突位置不变,并评价其临床应用及精确性。 研究方法:选择16例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采用3D 打印数字化导板及预成形钛板辅助正颌手术,术后行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评价咬合关系及颞下颌关节功能,并通过术前模拟和术后CT的三维拟合对比髁突及远心骨段位移变化。 研究结果:术后患者咬合关系、面型改善,开口
研究目的:通过对BMI 超标的下颌前突患者的CT 数据进行分析,了解手术前后气道变化,为临床预防下颌后退术后气道狭窄的发生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35例BMI≥24.0 下颌前突患者分为,BSSRO 下颌后退术组(A 组),11例;颏成形前徙术(B 组)12例;BSSRO 下颌后退术+颏成形术(C 组),12例.测量术前1 周(T0),术后1周(T1),术后超过1年(T2)三个时间点气道总体积,腭咽
研究目的:颅面重复是一系列罕见的先天畸形,其最严重的表型为双头畸胎,其次双面畸胎和部分颌面重复。本文报道了两例部分颌面重复畸形病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探讨该类畸形的发生机制及治疗。 研究方法:本文展示了两例部分颌面重复畸形病例。一个9 岁的女孩伴有左侧上颌骨重复畸形及右侧髁突重复畸形,及一个4 岁的男孩,伴有左侧下颌骨重复畸形。并使用Medline 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研究结果:本文
研究目的: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强直是指由于一侧或两侧关节发生病变,造成关节的纤维性或骨性粘连.儿童时期发生的关节强直不仅影响张口、语言、咀嚼等关节功能,还会导致不同程度的颌骨发育障碍,并引起自卑、社交障碍等一系列心理问题.TMJ 强直及其继发颌骨畸形的矫治一直是口腔颌面外科的难点之一.本文介绍牵张成骨技术在颞下颌关节强直及其继发颌骨畸形中的应用. 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