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HA、FA形成转化驱动因素初步研究

来源 :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XU_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腐殖质的形成和转化,主要是生物化学过程,微生物肯定起重要作用。但就其始态和终态的能量变化而言,是热力学稳定性问题。在土壤中,影响有机质稳定性的因素很多.如黏粒含量和类型,植被和微生物情况,土壤湿度、温度和空气组成,土壤溶液的化学组成、浓度、酸度和氧化还原状况等。但从热力学角度,为了计算logKR和△Go(♀),如果将温度设为25℃,我们可以把土壤条件诸因素简化为水活度([H2O])、氧分压(PO2)和二氧化碳分压(PCO2)三个参数.之所以简化为这三个参数,是因为任何有机成分都是由这三种物质形成的,最终又都可以分解为这三种物质.本文探讨了胡敏酸(HA)、富里酸(FA)形成转化的驱动因素和热力学稳定性研究方法,用元素组成—土壤条件参数法来计算土壤腐殖质组分的反应平衡常数(logKR)、标准生成自由能(△Go(♀))及热力学稳定性范围.认为从热力学角度,温度、[H2O]、PO2和PCO2是影响腐殖质形成转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为了在一定程度验证和回答温度、[H2O]、PO2和PCO2等单因素对HA和FA形成和转化的影响,对上述与之相关的HA、FA形成转化的驱动因素进行了模拟培养实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高二氧化碳、多水和低温更有利于FA的形成,而高氧和少水更有利于HA的形成.这项研究成果将有助于解释和推测土壤腐殖质组成的空间变异和分布规律,指导土壤肥力、土壤固碳的调控实践.
其他文献
大量的国内外研究显示了脲酶抑制剂及硝化抑制剂对增加土壤中氮素利用率的作用。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不仅可以提高氮肥利用率,而且在同等作物产量情况下可减少施肥量、简化施肥方法、降低投资、减轻肥害、减少污染。本文在以往研究基础上,归纳了抑制剂组合对土壤氮素转化及数量变化的协同影响,为氮肥增效剂的更合理使用提供依据.
2004年在半干旱区淡黑钙土上进行了合理施用钾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钾的施用促进了玉米生长发育,增强光合作用,提高光能利用率,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增强玉米抗旱力.不同钾用量对玉米产量构成因素有一定程度影响.在施用等量的氮(N180kg/hm2)、磷(P2O575kg/hm2)基础上,钾肥最佳施用量为(K2O75kg/hm2).
2000-2004年的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虽然不同地区、不同灌溉模式或不同品种棉花的氮肥效应有所不同,使得氮肥推荐用量各不相同,但氮肥报酬递减的趋势基本一致,棉花产量与氮肥施用量之间都呈显著的二次相关关系,在一定范围内随氮肥用量增加而增加,过量施用氮肥棉花产量有下降的趋势.同时棉花植株硝态氮含量与施氮量以及棉花产量有很好的相关性,可以作为棉花氮素营养诊断的参考指标.此外,过量施氮棉田深层土壤中残
保护地蔬菜生产中普遍存在着土壤硝态氮积累及其地下水硝酸盐污染问题,合理调控氮素用量及形态是减少氮素淋洗的措施之一.本文在京郊保护地栽培条件下,以农户的习惯施肥措施为对照,在菜田夏季休闲期间施用秸秆-氰胺化钙并结合作物后期的氮素追施调控技术对秋冬茬黄瓜的生长及土壤硝态氮累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当地农户的习惯施肥措施相比,采用秸秆-氰胺化钙综合调控技术显著提高黄瓜的产量,增产率达到20﹪;但是在所有
耕地地力评价是测土配方补贴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有效的对耕地地力进行评价,建立一套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必要的前提基础.本文介绍了黑龙江垦区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采用特尔斐法选择20个评价指标组成了评价指标集,并且给出了每个指标的权重.
江西赣南柑橘产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淋溶作用旺盛,土壤多种微量元素有效含量很低。脐橙以缺硼的症状最为显著,并且在脐橙品种中,占赣南90%以上的主栽品种纽荷尔最为严重,表现为根系生长受阻、叶片黄化,树体早衰,果实落果或变小、产量和品质低下.本研究采用大田试验和室内测定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纽荷尔脐橙的叶片黄化、落果及其施用硼肥的效应.结果表明:供试8个县的土壤有效硼含量为0.04~0.56 mg/k
在盆栽基质培养条件下,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打顶后(1 h、5 h、24 h和14 d)烤烟烟碱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变化,并通过酶联免疫法分析了烟株内源激素的含量。结果显示,打顶能明显促进烤烟体内烟碱的合成和累积,提高烟株的烟碱含量,并且烟碱浓度随打顶后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加,特别是中上部叶片.PMT和ODC是根中的特异表达基因,打顶可以诱导烟碱合成酶PMT、ODC在根系中的表达.打顶后叶中
土霉素作为饲料添加剂被广泛应用于珠江三角洲的畜牧场.而25%~85%的土霉素随动物废弃物排出并以有机肥形式进入土壤.本实验选用珠江三角洲广泛存在的红壤,研究土霉素残留对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氨化作用强度、硝化作用强度以及土壤脲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土霉素对土壤微生物功能有显著的影响.土霉素对细菌、真菌数量有明显抑制.放线菌数量没有明显改变.土壤脲酶,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强度
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分析了绿洲耕地盐渍化的发生原因,按照水盐运移状况划分出稳定脱盐、脱盐不稳定、脱盐积盐反复、表层脱盐、持续积盐、咸水灌溉积盐及潜在盐渍化等7个变化类型.将全疆按生物气候带及大地貌类型划分成南北疆两个改良大区和11个改良亚区,分别提出了今后的改良方向和途径.
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限制我国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WRSIS作为一种旨在控制、减少乃至解决农田面源污染和修复水土环境的以水利技术为主的新型综合管理系统,已在美国21个州推广并取得了良好的增产及生态改善效果.该系统能在其内部形成良好水循环,构建完整生态系统,具有减少农田污染物排放,提高灌溉保证率、水分利用效率和粮食产量以及保护与修复农业水土环境等作用。本文综述了WRSIS在农业水土环境修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