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药剂防治小麦土传病害的药效比较

来源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3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69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秸秆还田、玉米免耕播种、小麦浅耕播种和机械化跨区作业等为主的耕作制度,具有缩短农忙时间、提高耕作效率、减少污染、减少机械作业成本等优点,也加重了小麦土传病害的发生.种子包衣是控制小麦土传病害的的有效措施.本文就当前生产上几种种子包衣药剂分别对小麦纹枯病、全蚀病和根腐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比较.以药剂25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包衣1.25~7.5g/100kg、15%多菌灵·福美双悬浮种衣剂250g/100kg、30g/L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3~12g/100kg、230g/L吡虫啉·苯醚甲环唑·咯菌腈悬浮种衣剂92 ~ 184g/100kg、60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3.0g/100kg种子拌种后,对3种病害的控制效果呈现越冬前、拔节期、乳熟期依次下降的趋势,可能与药剂的持效期相关;乳熟期与枯白穗的防效差异不显著.综合来看,230g/L吡虫啉·苯醚甲环唑·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效果优于其他药剂处理.按药效其次依次是60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30g/L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25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5%多菌灵·福美双悬浮种衣剂.随着小麦的生长,各种处理的防效逐渐降低,但直到枯白穗期还有一定防治效果.上述药剂所有处理之间的发芽率、发芽势差异不显著;均无药害发生且对田间出苗无不良影响.对小麦整个生长期均有控病和调控生长的双重作用.通过比较,各处理的穗粒数、千粒重与空白对照基本相同,穗数及产量均比空白对照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各药剂处理越冬前出苗数虽然低于空白对照,但由于各药剂处理后的小麦越冬后其分蘖能力增强,穗数相应增加,各药剂处理能明显增加小麦的产量,尤其是230g/L吡虫啉·苯醚甲环唑·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和25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各处理优于其他处理.小麦纹枯病发生的部位是麦秆基部,喷雾防治时需喷施大量的药液才能有效,大面积普遍喷药防治难以实施.种子包衣不仅可以有效地抑制冬前发病高峰,还主要表现在药剂在土壤中种子周围形成药剂保护圈,随种子及其部分根系的生长发育,药剂保护圈向土壤的水平方向和向下层土壤逐渐扩大,其根系生长发育得到保护而不被病菌侵染,从而达到长期控制土传病害的目的.种子包衣在常用推荐剂量下对小麦的出苗没有显著影响,对小麦土传病害的控制效果均较为理想,直到枯白穗期还有一定防治效果.但在小麦土传病害发生较重的地区,根据土传病害发生特点,在小麦返青期、拔节期、扬花期和小麦乳熟期还应及时喷药保护,来弥补种子包衣作用的不足.
其他文献
研究稻曲病菌的ATMT失活突变体库中致病力减弱的突变菌株B-1464的生物学形态和分子遗传变化,为稻曲病菌致病机制研究提供方法基础.首先测定和观察出发菌株P1和B-1464的菌落直径、菌落形态、产孢能力、孢子形态等生物学特性差异,Southern杂交分析B-1464外源基因插入的拷贝数,进一步利用hi-TAIL-PCR技术获得B-1464基因组的T-DNA侧翼序列,运用统计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所得
采用2011年从辽宁水稻8个主产区采集的稻穗颈瘟标样,选择应用分离的67个稻瘟病菌株,利用7个中国鉴别寄主鉴别,鉴定供试67个菌株分属于6群26个生理小种.从中选取具有地区代表性和品种(系)代表性的48株菌株,培养菌丝并提取其DNA.利用均匀分布在稻瘟病菌7条染色体上的72对SSR标记,对48株菌株DNA进行PCR扩增,以聚丙烯酰胺电泳检测扩增结果.检测结果表明,以48个菌株的DNA为模板,72对
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别名: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我国新近发现的水稻病毒病,其病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 SRBSDV)是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斐济病毒属(Fijivirus)的一个新种,主要通过迁飞性害虫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Horvath)]持久性传播,在水稻各生育期均能
稻曲病菌作为水稻重要的致病真菌,引起的稻曲病是水稻上的穗部病害.研究稻曲病菌T-DNA插入失活的突变体库中致病力减弱的突变菌株B-3277的生物学特性,分析其T-DNA插入位点的侧翼序列,为稻曲病菌致病机制研究提供方法基础.实验室运用农杆菌介导的稻曲病菌转化技术,获得致病力减弱突变体B-3277.首先测定和观察突变体B-3277的菌落直径,菌落形态,及产孢能力等生物学特性差异,对获得数据进行统计学
小麦条锈病是威胁世界小麦安全生产的重要真菌病害,培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最有效、经济、环保的防治措施.我国每年审定小麦品种近20个,审定前虽进行抗条锈病鉴定,但不清楚其所含有的抗条锈病基因,因此,研究明确2006 ~ 201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小麦品种苗期抗条锈病基因状况,为抗条锈病基因布局和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根据供试品种与21个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条锈菌菌系的互作反应,与已知基因载体
小麦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f.sp.tritici)引起的白粉病在我国大多数小麦种植区均有发生,是限制小麦产量的重要病害.虽然喷施杀菌剂能够降低白粉病的为害,但是,由此带来的生产成本提高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限制了化学防治的应用,因此培育和种植新的抗病品种,是小麦白粉病可持续控制的有效措施.虽然已经发现了60多个抗白粉病基因,但只有少数基因在我国的小麦抗病品种中得到利用.汶农14是
2010年和2011年利用地面高光谱遥感和无人机数字图像对田间2个种植密度下小麦白粉病发生情况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在白粉病为害后小麦产量、千粒重和籽粒蛋白质损失估计研究中的可行性,同时研究了空气中白粉病菌分生孢子浓度的变化动态及其和病情的关系,建立了基于田间数据的白粉病病情预测模型,开发了基于Real-time PCR技术的空气中白粉菌孢子浓度的定量检测技术,结果表明,在扬花期、灌浆初期和灌浆后期
小麦禾谷胞囊线虫(Cereal cyst nematode,CCN)是近年来我国小麦生产的一种潜在威胁土传致病原,目前,已在16个省发生,覆盖了主要小麦产区.在我国造成经济为害最严重的是禾谷胞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和菲利普胞囊线虫(H.filipjevi).白粉病是我国广大小麦产区大面积发生的流行性真菌病害.虽然防治CCN和白粉病的方法可选用化学药剂、生物防治、土地休闲及作物
本文采用茎秆牙签菌丝接种法将单一核盘菌菌株接种入不同油菜品种茎秆内部,再从46个甘蓝型油菜品种茎秆内收集接种后形成的菌核并分离纯化培养,对获得的46个核盘菌菌株分别采用室内离体叶片菌丝块接种法和离体茎秆菌丝块接种法进行致病力测定.离体叶片菌丝块接种法接种96 h后,46个菌株形成的病斑长度范围为0.00 ~5.78cm;离体茎秆菌丝块接种法接种15天后,形成的病斑长度介于0.00 ~4.80cm.
马铃薯是甘肃农业发展的战略性主导产业.甘肃省气候条件适宜,是重要的马铃薯种薯和商品薯基地及淀粉加工基地,2012年种植面积达72.0万hm2,随着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 de Bary)引起的马铃薯晚疫病近年来在马铃薯主产区频频发生,造成严重损失.2012年甘肃省马铃薯晚疫病发生面积达55.5万hm2,损失十分严重.因此,明确甘肃省马铃薯晚疫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