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发动机1Cr12Ni3MoVN密封环缺陷分析

来源 :2016全国材料检测与质量控制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hvv5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某发动机密封环机加后腐蚀检查时,两件零件表面颜色异常.采用金相分析、硬度分析、能谱分析等材料检测方法,对缺陷性质及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讨论,确定了密封环缺陷为纯铁夹杂,产生于冶炼过程中.夹杂缺陷的产生原因为真空自耗炉焊接过程形成假电极焊接冷流,电极表面清理遗漏,掉落熔池所致。假电极焊接方法由原来的炉内焊接改为炉外焊接,避免冷流产生。
其他文献
通过对脆性断裂的弹簧挡圈进行理化检验和磨削条件分析,揭示了挡圈磨削裂纹的产生机理,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在磨床上磨削工件时,对工件既是压力,又是拉力,助长了磨削裂纹的形成。如果冷却不充分,则由于磨削而产生的热量,足以使磨削表面薄层重新奥氏体化,随后再次淬火成为淬火马氏体,因而使表层产生附加的组织应力,再加上磨削所形成的热量使挡圈表面的温度升高极快,这种组织应力和热应力的迭加就可能导致磨削表面出
本文采用化学成分分析、金相分析和硬度测试等方法,对坦克用齿轮表面硬度偏低的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齿轮表面硬度偏低的主要原因是淬火炉温控设备异常,导致淬火温度过高使晶粒长大,且过慢的冷却速度使零件表面残余奥氏体增多,最终都降低了齿轮表面硬度.
某厂生产的满滚子轴承仅使用5d,其滚柱表面就发生了脱落与掉块失效.滚柱材质为20CrMnTi钢,采用宏观分析、金相检验、化学成分分析和硬度检测等方法对滚柱表面脱落与掉块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回火不充分、滚柱渗碳层硬度梯度较大、心部组织不均匀以及心部硬度偏低是导致滚柱表面脱落与掉块的主要原因.
在金属材料的疲劳试验中,不同国家、不同行业所用标准对试验的规定不尽相同.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断裂韧度、高周轴向疲劳、低周疲劳、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这四种常见疲劳项目的国内外标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美标较为全面、航标较为细致、国标较为宽松。
某单位生产的C56E2材质法兰样品发货至客户处淬火和涡流探伤,在涡流探伤过程中发现线状缺陷.采用化学成分分析、断口宏观和微观分析以及金相检验等方法,对线状缺陷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缺陷与表面约成25°角,深度约30μm,且内部存在灰色氧化物,侵蚀后发现缺陷处存在氧化脱碳现象,说明是在锻造过程较高温度下形成的缺陷,具有折叠特征.
渗碳后的齿轮类零件经磨削加工、硝酸腐蚀检验后,在齿面、跑道等位置多次出现黑、白斑等缺陷.通过宏观分类以及解剖零件进行显微组织观察及硬度试验的方法,对缺陷进行分类、定性,找出缺陷规律,并且形成了判定原则.
某酒店不锈钢热水管在是使用5年后发生开裂失效,通过宏观检验、化学检验、力学试验、能谱分析等方法,对不锈钢管失效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不锈钢管化学成分符合技术要求,夹杂物级别不高,金相组织基本正常。不锈钢管存在穿透性裂纹起源于外表面的腐蚀坑,其失效是由不锈钢管外保温材料胶水中的Cl离子腐蚀环境和钢管残余内应力以及管内水压共同作用下导致的应力腐蚀开裂。
针对某厂生产的阶梯轴出现多个纵向开裂现象,利用直读光谱仪、光学显微镜、布氏硬度机、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分析手段对其开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阶梯轴最大端面已被淬透,裂纹以沿晶扩展方式开裂,裂纹源处呈高温氧化特征,该纵向裂纹属于淬火开裂.轴肩过渡圆角处的应力集中及淬火时较高的冷却速度是导致40CrNiMoA较高淬透性钢纵向开裂的主要原因.
针对同种金属材料室温剪切强度测试结果起伏不定的现象,用Ti45Nb丝材做为试验材料,采用比对试验方法,找出了影响试验结果的主要因素、原因及规律.发现:GB夹具剪切试验强度高于GJB夹具剪切试验强度;试验速率对试验强度有较小影响,各种尺寸试样都有各自最适合的试验速率;同一试验速率下,剪切试样尺寸越大试验强度越低,但结果更可靠;如果剪切孔尺寸超过试样尺寸,试验强度会偏低.
参照最新金属洛氏硬度试验方法ASTM E18和GB/T230,用综合评定法对金属材料洛氏硬度试验C标尺测试结果的标准、合成标准、扩展不确定度和试验室最佳测试能力进行了评定,同时介绍了不确定度评定的基本原理和实践应用.由于标准硬度块的均匀性好,所以由统计分析得到的A类不确定度很小,而测量实际材料时,这一不确定度分量会增大。ASTM E18建议在硬度计通过直接校验后再进行不确定度评定,这对硬度计计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