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早期肠内免疫营养干预的临床研究

来源 :2019中国肿瘤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ky012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肠内免疫营养对胃肠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不良反应、营养状况、免疫功能、肠道屏障功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将46 例胃肠道恶性肿瘤5-氟尿嘧啶(5-Fu)化疗病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23 例/组。观察各组病人化疗后的不良反应、营养状况、免疫功能、肠道屏障功能和肠道菌群。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索实用、有效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方法,做好术前准备,有效的配合手术,术后合理的护理,全面提高患儿术后疗效,促进患儿早日康复。方法 从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20例先天性高肩胛症儿童,术前Cavendish分级,Ⅰ级4例,Ⅱ级4例,Ⅲ级11例,Ⅳ级1例。
目的:通过对学龄期患儿及父母在围手术期的心理状况的评估,同时采取心理干预措施,来探讨心理干预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学龄期(6-10岁)择期手术患儿52例及其父母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心理干预组)27例和对照组(非心理干预组)25例,全部由同一人进行心理状况评估。
目的:探讨PVP与PKP在治疗严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选择和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骨科收治53例胸腰椎严重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其中PKP组24例,男7例,女17例,年龄52~92岁,平均76.7岁,病程1d~2w,平均4.7d;PVP组29例,男12例,女17例,年龄62~89岁,平均78.6岁,病程1d~2w,平均5.2d.
目的 探讨去铁胺(DFO)通过影响骨内血管状态的改变对骨代谢的调控机制。方法 36只C57BL/6健康野生型小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HAM,n=12),卵巢切除组(OVX,n=12),卵巢切除+注射DFO组(OVX+DFO,n=12)。
目的: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是小儿少见的骨骺损伤,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好发年龄为1-7岁,多为5岁以下小儿,有明确的肘部外伤史。临床虽不常见,但也并非罕见。其临床特点与肱骨髁上骨折相似,是肱骨髁上骨折发生在小儿的一种特殊类型,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是指包括肱骨远端骨骺线水平、肱骨小头和滑车骨骺与肱骨干在水平轴上的分离,是关节内损伤,是儿童肘部损伤中较少见的一种类型,易误诊为肘关节脱臼或肱骨外髁骨骺分离肱骨外
目的:观察中医康复方案对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制定较为规范的社区中医康复方案,形成社区中医康复技术,探讨该技术在社区层面的适宜性。方法:采用流程式、层次性的研究方法。第一步(第一层次):通过规范化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将符合标准的膝骨关节炎患者按区组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研究目的:研究腰椎原发肿瘤及孤立型转移性肿瘤接受EN-BLOC全椎切除术的手术相关不良事件.方法:自2008年8月至2013年12月,共有34例腰椎肿瘤患者接受了EN-BLOC全椎肿瘤切除术.所有34例患者均接受了术后随访(男性20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47.2岁),平均随访时间42个月.
目的:探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三维共培养体系中成类血管网状结构的可行性。方法:分别用绿色荧光蛋白和红色荧光蛋白转染第4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和第4代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标记后的细胞植入Ⅰ型鼠尾胶原于培养皿内共培养。
目的 为规范我院肿瘤患者肠外营养医嘱开具,促进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保障患者合理获得肠外营养支持。方法 通过HIS 系统回顾性分析2018 年11 月出院并使用肠外营养支持的肿瘤放化疗或肿瘤围手术期患者医嘱,依次从营养袋材质使用、胰岛素加入情况、营养液的组分、糖脂热能比、脂肪乳的稳定性及超说明书用药等合理性进行点评。
目的:研究龙血竭的化学成分,通过分离得到的龙血竭有效成分,以黄烷类化合物为出发点,揭示龙血竭成骨相关活性;方法:采用萃取分离、硅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分离龙血竭化学成分,采用NMR、MS等波谱分析方法进行化合物结构鉴定,对有效成分进一步活性研究,通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诱导以及加药干预后,再测定ALP活性,从而揭示其成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