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别动脉瘤患者的急诊显微手术治疗策略

来源 :江苏省第十八次神经外科学学术会议暨第一届苏、浙、闽神经外科高峰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ite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颅内破裂动脉瘤手术时机的选择对患者预后有重要影响,高级别动脉瘤处理存在较大争议.目的:探讨高级别动脉瘤患者的急诊显微手术治疗效果及术中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21例Hunt-Hess Ⅳ-Ⅴ级动脉瘤患者资料,其中男8例,女13例,共24个动脉瘤.Ⅳ级患者18例,Ⅴ级3例.结果:所有患者入院3小时内完成头颅CTA/DSA,入院12小时内行急诊手术治疗,均以标准大骨瓣开颅,未发生术中并发症,破裂动脉瘤均成功夹闭,2例患者未破裂动脉瘤各1个予随访.动脉瘤分类:后交通动脉瘤6例,大脑中动脉瘤5例,前交通动脉瘤5例,颈内动脉眼段动脉瘤3例,其他2例.4例患者入院时已存在脑积水,急诊床边行脑室外引流术后再行相关检查,17例患者因颅高压,术中先行脑室穿刺释放脑脊液后再夹闭动脉瘤.16例患者手术后期颅内压仍高,留置脑室外引流并弃骨瓣.所有患者术后行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术,12例患者术后2周恢复良好(GOS评分),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顺利进入康复治疗阶段.
其他文献
目的:本实验拟应用神经干细胞与可以缓释神经生长因子的高分子生物取向支架构建复合体,用以移植治疗大鼠的半横断脊髓损伤,并观察其核磁共振成像结果.探讨神经干细胞与支架共移植治疗大鼠半横断脊髓损伤的作用.方法:在体外培养胚鼠的脊髓来源的神经干细胞,与缓释神经生长因子的生物支架共同移植于模型大鼠的半横断脊髓损伤处.实验动物随机分为三组:A组为半横断脊髓损伤对照组,B组为缓释神经生长因子生物支架移植组,C组
会议
目的:研究健康Beagle犬展神经颅内段的显微解剖特征,在国内首次建立Beagle犬展神经损伤及再生研究的动物模型,为相关实验提供造模方法.方法:选用健康雄性Beagle犬8只,经颞底入路显微手术,解剖、暴露展神经脑池段行展神经切断,并测定展神经功能,研究手术入路和应用解剖,以及降低动物死亡率及减少并发症的方法.结果:全部实验步骤均能被Beagle犬耐受,所有Beagle犬术后均生存良好,无感染和
会议
目的:通过明确外伤性纵裂血肿(TISH)的病因、手术适应症及手术要点,进一步改善TISH患者的预后.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外科手术治疗的11例TISH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及临床治疗结果,分析其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1.术后随访6月以上,按GOS评分良好7例,中残2例,重残2例.2.纵裂内侧面静脉、纵裂区挫裂伤和大脑前动脉分支出血是TISH出血的主要来源.3.TISH的手术指征: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者,单
会议
目的:研究Triad1与UBE2Q1在大鼠创伤性脑损伤中的表达变化,细胞定位,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在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修复中的意义,为创伤性脑损伤的临床治疗寻找新的途径.方法:建立SD大鼠脑外伤模型,分别运用Western blot、RT-PCR、免疫荧光双染等方法观察脑损伤及炎症反应过程中Triad1与UBE2Q1蛋白质表达的时空变化和细胞定位.在细胞水平通过H202诱导Pc12细胞损伤反
会议
目的:总结分析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采用既往8年出现外伤后硬脑膜下积液的病例特点及处理经验,并结合文献复习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治疗策略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回顾分析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06年1月-2013年5月头外伤病例1980例,其中出现外伤性硬膜下积液161例.1.男119例,女32例,平均年龄48岁.2.车祸124例,跌伤21例,坠落伤10例,其他6例.3.单侧去骨瓣减压39
会议
目的:本研究中通过构建了大鼠颅脑损伤以及PC12细胞模拟神经元凋亡模型,通过检测SKIP的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及空间定位的变化,研究SKIP影响神经元凋亡的可能机制,从而为颅脑损伤后减少神经元凋亡提供新的靶向分子,为创伤性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寻找新途径.方法:构建大体大鼠颅脑损伤模型,通过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颅脑外伤后SKIP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通过免疫
会议
目的:研究蛋白异戊二烯化在神经元突触发育可塑性方面的作用及蛋白异戊二烯基转移酶Ⅰ对神经元突触发育可塑性的作用机制.方法:1.C57小鼠侧脑室微量注射GGT的特异性抑制剂CGTi-2147后,或者再用丰富环境(Enriched Environment,EE)刺激,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行为学变化,结束后,分海马、额叶皮质、小脑等不同的脑区提取膜蛋白,检测小G蛋白Rac的上膜量,并用G
会议
目的:探寻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内源性SIRT1的分布和表达变化,并揭示内源性SIRT1在脑水肿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使用SD雄性大鼠(300-350g)建立视交叉模型(0.25ml).实验一:36只大鼠被随机分配到对照,6h,12h,24,48h和72h组,取大鼠颞叶皮层检测SIRT1在各个时间点蛋白水平的变化,使用免疫组化展示SIRT1在
会议
目的:探寻白藜芦醇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schnoid hemorrhage,SAH)后的抗凋亡作用,并揭示其可能存在的机制.方法:使用SD雄性大鼠(300-350g)建立视交叉模型(0.25ml).9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AH组、SAH+ vehicle组、SAH+白藜芦醇处理组(分高、低剂量)和SAH+白藜芦醇处理+LY294002组(LY294002为PI3K/AKT通路的阻断剂)
会议
选择动脉瘤夹时要考虑两个因素:①动脉瘤颈的粗细、厚薄、形态,以判断夹闭瘤颈时的最小夹闭力;②根据动脉瘤颈的位置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选择形状、角度、长短适度的瘤夹。基于上述两个因素,在动脉瘤夹闭中常常需要选择窗式瘤夹。本文回顾性分析近几年动脉瘤手术病人,总结42例窗式瘤夹使用经验,包括眼动脉瘤、后交通动脉瘤、脉络膜前动脉瘤、颈内动脉分叉部动脉瘤和前交通动脉瘤。使用窗式瘤夹基于两个方面:①瘤颈较宽或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