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常驻菌-蒙脱石体系特性及其对Sr2+的滞固行为

来源 :2014年全国矿物科学与工程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x5423989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重金属及放射性核素污染多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等特点,污染一旦发生,仅靠切断污染源往往很难恢复,治理通常成本高、周期长.污染性重金属离子进入土壤后,并非随着降雨迅速向下迁移,而是受到土壤复杂结构及成分特性的影响,迁移速度大大减慢.对于土壤而言,土壤微生物生长代谢过程都与土壤矿物发生着相互作用,其组成体系对土壤物理、化学性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土壤中诸多重要过程都是在微生物的直接或间接作用下发生的.因此,以土壤中可能对核素离子具有滞固贡献的粘土矿物和常驻菌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构成体系特性及该体系对放射性核素迁移的作用行为及影响机制成为必要。然而,已有报道以土壤粘土矿物和常驻菌构成的体系为对象分析其对核素迁移影响则更是鲜有报道。正是针对于此,本项研究选取四川紫色土壤中的常驻细菌和蒙脱石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蒙脱石与一株土壤菌构成的作用体系,探讨该矿-菌体系特性及其对以Sr2+为代表的污染性离子的滞固效果,可为这些将分析非变价类放射性核素离子和重金属离子在土壤中迁移过程中的复杂影响机制提供基础参考。作者初步研究了蒙脱石-土壤菌相互作用过程中蒙脱石层间域特性及微生物生长GLU代谢等特性。体系中土壤菌对GLU的消耗率随着蒙脱石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由0.8g/L的49%增大至8g/L的98%,而后随着矿物浓度的增加GLU消耗率稳定在100%。体系中pH变化与GLU消耗率变化基本一致,由0.8g/L的4.83增大至80g/L的8.06,其中,蒙脱石浓度低于8 g/L时,体系pH小于6.2,当蒙脱石浓度大于蒙脱石-土壤菌体系作用24h后,在0.8~80 g/L的蒙脱石浓度范围内,蒙脱石001面层间距的在2.24 nm~1.49 nm范围内递减。d001值增加量从0.754nm降低到了0.004nm。蒙脱石-土壤菌体系对Sr2+的去除作用过程中,初始阶段Sr2+去除效率较差,80h去除率仅有18.43%,80h后去除率快速增加,84~120 h阶段从42.81%快速增至96.57%。而120h时蒙脱石和土壤菌对照组对Sr2+的去除率分别为27.15%和11.05%。可以看出,在蒙脱石-土壤菌体系对Sr2+的去除作用过程中,菌矿的协同作用对Sr2+的去除作用贡献较好。
其他文献
黄龙以其独特的沉积地貌和绚烂的钙华景观于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是世界著名的钙华景观之一.目前认为黄龙钙华主要由物理及水化学作用产生,而生物因素在钙华形成过程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前期研究发现,黄龙水体中的细菌和单细胞藻类数量极为可观,仅可培养细菌就达到106cfu/mL,因而这些细菌必然会或多或少地参与到钙华的沉积过程中,对黄龙高寒环境下嗜冷微生物对碳酸钙沉积的影响及其机制
人工和天然超细颗粒形成的大气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 是造成空气污染的最主要来源之一.其中,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称为细颗粒物(PM2.5).细颗粒物(PM2.5)更易吸附有毒害的物质.由于体积更小,PM2.5具有更强的穿透力,可能抵达细支气管壁,并干扰肺内的气体交换.矿物细颗粒作为大气颗粒物的重要组成成分,而人体长期暴露在大气环境中,矿物细颗粒和人
京津冀地区的雾霾问题已成了举世瞩目的重大环境问题.而粒径小于1微米的超细固体颗粒物、氮氧化物和硫化物向大气中的排放,是构成PM2.5的最主要组分.京津冀地区每年建筑用砂石料的总消耗量约6亿吨,大部分是由开山炸石来取得.开山炸石所取得每立方米砂石料约向大气中排放54.2克粒径小于1微米的粉尘.同时,每吨炸药爆炸,约向大气中排放150~300公斤的氮氧化物.TNT炸药中硝基所占的质量比高达60.76%
脉石英主要是由伟晶成因或热液成因的石英晶体缝合而组成的岩石,由于结晶程度的不同,呈半透明-乳白色.我国脉石英矿物资源丰富,分布比较广泛,但是由于规模不大,国内对脉石英资源的开发利用没有引起重视.脉石英的主要成分是SiO2,且其纯度很高,是加工高纯石英的良好原料.前人关于石英加热过程中的相变有很多研究,但是关于脉石英的加热相变特征却鲜有报道.半透明脉石英和乳白色脉石英形成方石英的温度存在一定差异,二
氯化培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在氯化剂作用下使矿物原料中的某些成分转变为气态或凝聚态的氯化物,从而使组分分离或者富集的过程.一般常用的氯化培烧有气体的氯气、氯化氢和固体的氯化铵、氯化钠、氯化钙等.根据氯化培烧产物的形态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类:高温焙烧、中温焙烧、氯化-离析。高温焙烧是指生成的金属氯化物为气态并挥发,因此也称之为氯化挥发法。中温焙烧是指氯化焙烧生成的凝聚态金属氯化物留在焙烧物中,然后用浸出
蒙脱石是膨润土的一种主要成分,又名微晶高岭石或胶岭石,粘土及粘土矿物广泛存在于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各类沉积环境中如海底、湖泊、陆架沉积以及陆地土壤中.粘土由于其巨大的比较面积,宽阔的层间域,和电荷不平衡产生的带电性,以及颗粒之间堆积形成的微孔类结构等,都是粘土吸附有机质的重要条件.已有大量的前人工作证明这些环境中粘土对有机质吸附与贮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对于揭示自然环境中粘土和粘土矿物对有机质的
蒙脱石是一种微晶高岭石也叫胶岭石,被认为是地层中与有机质生烃关系尤为密切的粘土矿物.作者的前期模拟生烃实验证实蒙脱石的层间域是重要的催化反应区域(Yuan,2013;Liu,2013).然而,有机质能否进入蒙脱石层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机质的性质,如亲疏水性、离子交换性等,这些性质主要受有机质所带官能团的影响.如只带阴离子型基团的有机质(如脂肪酸和含磺基的有机质)难以进入蒙脱石层间,而带氨基以及其他
近年来,以过硫酸盐为氧化剂的高级氧化技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传统的氧化剂(H2O2,O3, KMn04)相比,过硫酸盐具有容易获得,溶解度高,稳定性强,有效pH范围广等优点。在不同pH条件下,过硫酸盐还能产生硫酸根自由基(SO4),经基自由基(OH)等强活性基团。相关研究认为该技术在地下水污染原位治理中极具应用潜力,并证实黄铁矿、针铁矿、水钠锰矿等矿物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磁铁矿广泛分布于土壤以及沉
在碱土金属离子中,镁离子与水分子间的键合作用几乎是最强的,并且镁离子在水溶液中可以和水分子形成[Mg(H2O)n]2+络合物(通常情况下认为第一水合层n=6),且在常温下这种络合物非常稳定.碳酸根离子与镁离子结合时镁离子周围的水分子层仍然存在,因此常温下很难得到完全不含水的镁碳酸盐矿物.一般认为,镁离子高的水合能对高镁方解石、白云石的结晶有显著的阻碍作用,这些水合的镁离子进入方解石或白云石晶格时,
羟自由基(·OH)是一种重要的活性氧自由基,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自由基所产生的氧化损伤是颗粒物产生生物活性的重要机制之一.颗粒物的组成可分为:有机成分、水溶性成分和非水溶性成分,非水溶性成分中二氧化硅的含量约占10%~40%.近年来,颗粒物上的有机污染物已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环境监测和治理的重点.本文将对苯二甲酸(TA)作为羟自由基捕获剂,借助荧光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纳米二氧化硅这类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