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激活硝基芴导致单线态氧产生及DNA氧化损伤机制研究

来源 :NCEC2019第十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30366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具有强突变性及致癌性的有机污染物硝基多环芳烃(NPAHs)广泛存在于大气,水体及土壤中,目前在蔬菜等食物中也检测到NPAHs的存在。其中2-硝基芴(NF)由于其强致突变性及致癌性,经常被用作研究NPAHs毒性效应的模型化合物,并于1989年被IARC列为2B类致癌物。
其他文献
通过LC-MS/MS于某市水源水取水口共检测三聚氯氰类、有机氮类、有机磷类共35种农药,共检出15种,浓度为μg级,15种农药检出频率大于80%,表明其在某市水源水中普遍存在。
多卤代醌是一类能够在体内产生有害效应如肝毒性、肾毒性及致癌性的有毒物质。例如,四氯苯醌(TCBQ)是广泛使用的木材保护剂——五氯酚(PCP)的代谢产物之一,具有较强的基因毒性和致癌性。
2-巯基吡啶(2-Mercaptopyridine)是一种有机合成中广泛使用的酰化试剂和选择性还原剂。以往的研究表明巯基化合物尽管可以和过氧化氢反应,但并不能产生高活性的羟基自由基(·OH)。
多氯代醌能在体内产生有害效应如急性肝毒性、肾毒性以及致癌性。最近研究发现在饮用水中可检测到十多种卤代醌消毒副产物[1]。四氯苯醌(TCBQ)是五氯酚(PCP)在人体内的代谢产物之一,五氯酚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的持久性环境污染物,它的存在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中,脂类调节剂被大量生产使用,其代谢产物最终经排泄进入环境,给饮用水安全和人体健康带来潜在风险。本论文研究了太阳光/氯工艺在模拟和真实水体中对三种脂类调节剂(吉非贝齐(GFRZ),苯扎贝特(BZF)和氯贝特酸(CA))的降解效能和机理,并通过改变实验条件来探究影响三种目标物的降解变化因素。
在环境化学中,高级氧化技术(Advanced Oxidation Technology,AOT)作为环境污染治理的一种方法,主要是利用羟基自由基(·OH)的强氧化性进行污染物的降解及转化,其中光电催化作为一种重要的高级氧化技术,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肼类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工业中,包括火箭燃料、除草剂的腐蚀成分、染料以及药物。作为肼类衍生物之一,异烟肼(INH)具有特异性强、副作用少、成本低等特点,是最常用的一线抗结核药物。
结核病仍是世界上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报道称每年有1000万人感染结核杆菌,200万人死于结核病。异烟肼(INH)具有特异性强、副作用小及价格低等特点,是最常用的一线抗结核药物。
土壤的石油烃污染问题日益突显,常因石油烃与土壤颗粒结合紧密而难于去除,处理难度还会随着污染时间的持续延长而增大。在众多土壤修复方法中,化学高级氧化方法凭借其快速修复的特点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可大致分为以臭氧、过氧化氢和过硫酸盐3种氧化体系为主的化学氧化方法。
环境持久性自由基(EPFRs)是一类新型环境有害物质,可以在数天至数周内稳定存在于大气颗粒物中,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毒性.在本研究中,使用电子顺磁共振(EPR)光谱研究了位于三峡库区腹地的内陆城市2017 年PM2.5 中EPFRs 的特征和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