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东中线可持续水资源综合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来源 :第三届黄河国际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da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跨世纪四大工程之一,南水北调工程将在科学改善我国不合理的水资源分布格局、缓解我国尤其是北方干旱地区日益严重的水资源危机、加快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步伐、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发展等方面有着非常巨大的意义。南水北调工程建成后的水量调配决策管理对实现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对水资源管理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如何更好地从经济、环境、社会等各方面展开水资源可持续综合管理,为水资源合理管理提供智力支持,进一步促使水资源成为驱动北方干旱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因素,成为未来水资源管理的必然要求。本文依据南水北调东中线特点,将水资源综合管理与社会经济、环境相结合,建立了南水北调东中线可持续水资源综合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旨在为南水北调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为经济、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其他文献
阐述了流域一体化管理在欧洲意大利的WAMARIBAS和巴尔干半岛的DRICOSM上两个工程的实施,以及中国北京温榆河的修复工程。三个工程的共同目标是消除人类生活污水。工程采用最新技术监测和模拟这些水体的生活污水排入的水力、水质过程及卫生基础结构。研究结论:评价污染源和污染源对水体的影响以及运用最佳方法达到所要求水质标准的行动计划。从欧洲工程实施中所获得的经验为废水循环综合分析准备了最好的经验和生态
基于现有研究成果,对黄土高原典型支流孤山川流域的水土保持蓄水拦沙效益评价方法及水沙变化原因等进行了系统总结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统计模型得出的水土保持效益存在一定差异,而建模所用资料的代表性不足和统计模型本身外延精度不高等缺陷是引起该差异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具有物理基础的概念性流域水文模型在水沙变化分析中的应用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黄河流域的径流量以及入海水量大幅减少,断流现象日益严重;由于缺乏系统的水循环要素观测,气候变化和黄河流域梯田、淤地坝等人类活动对水循环机理的具体影响尚缺乏科学的评估依据,黄土高原地区地下水的补给来源问题也存在争议。为此,研究选取人类活动强烈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岔巴沟流域为对象,选取岔巴沟流域和曹坪西沟实验小流域,开展包括气象、水文等在内的水循环要素观测,进行坡面上的人工降雨实验,并对大气降水、地表
本文介绍了黄河河源区概况,通过对地下水监测现状及近年来水文情势变化特点的分析,提出了建立河源区地下水监测体系的必要性,从技术、工程、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评估和研究,论述了建立河源区地下水监测体系的可行性。认为该体系建设,对加强河源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三水"转化规律研究,科学预防自然灾害,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1953年由海洋风暴引发的灾难性洪水和1995年发生的莱茵河洪水之后,荷兰在沿海及沿莱茵河区域均实施了大规模的堤防建设和堤防加固工程。洪水安全防御标准目前已经达到从东部的1/1250到沿海的1/4000和1/10000。然而随着将来天气变化的不确定性,着眼未来,荷兰对于洪水风险管理策略的争论变得更加广泛和激烈。近期对莱茵河未来洪水流量的估测显示,设计流量预计将从20世纪90年代的15000m/s
黄河利津段水力学条件的正确模拟是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需水研究中水力模型成功的重要基础之一。本文在水动力学基础之上,利用水力学计算软件SOBEK,依据黄河三角洲实际对黄河利津以下河段内的水力条件进行概化,在其基础上建立黄河三角洲一维二维联合水力模型。使用黄河水平年水文数据进行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对黄河利津段的模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此为基础,构建黄河三角洲湿地漫流二维模型,模拟从黄河引水后在湿地内的
在用地下水模型模拟河流--地下水水量交换时,常采用水文站的水位资料进行插值得到输入模型的河流水位。此方法一方面忽略了地形起伏造成的河水位的高低变化,另一方面,受到水文站数量、位置的限制。本文采用SOBEK模型一维河道水位模拟结果和二维湿地水位模拟结果,作为Visual MODFLOW模型中地表水体的输入条件,实现两个模型的联合运用。联合模型的应用将增加地下水模型模拟地表水体附近地下水位和计算地表水
目前,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服务追求的目标是高起点的规划、高标准的建设、高效率的管理和高质量的服务。同时,城市又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制定城市发展战略不仅需要信息支持和信息服务,同时更需要基于信息的科学决策支持。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将给城市GIS技术带来新的机遇。城市GIS将进一步由技术推动转向应用牵引,面向应用将是GIS的生命。郑州生态水系概念规划中,以水系的现状、防洪排涝、水资源规划及
在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与浪费现象并存。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是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系统总结了近几年张掖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内容、实践经验和成果,从节水水平、生态环境建设、经济发展等方面提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为我国西北地区解决水资源矛盾、建设节水型社会、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示范和借鉴。
本文介绍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概况,简单总结了国内外生态需水的研究进展,结合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区雅砻江流域实际情况,按照河道内生态需水计算方法遴选原则,综合选用多种方法计算了雅砻江热巴调水坝址处河道内生态需水量,分析确定了合理的生态流量范围,并得到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热巴坝址处的可调水量。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热巴坝址处的最小生态流量为36.3~46.8m/s,对应的最小生态需水量为11.50亿~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