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AK-Ras-MAPK信号转导的清肾颗粒抗肾脏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六次肾病分会学术交流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e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清肾颗粒对肾纤维化大鼠肾组织FAK-Ras-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40只健康雄性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百令胶囊组、清肾颗粒组、模型组和正常组,每组10只,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法制备肾纤维化大鼠模型.各组大鼠每日均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模型组和正常组予4ml温水灌胃,8周后处死动物.观察各组大鼠血清BUN、Scr水平变化,及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并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大鼠肾组织FAK、Ras、p38MAPK、FN、α-SMA蛋白表达情况,采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血清FN、α-SMA.结果:模型组大鼠8周后的血清BUN、Scr有显著升高,且较同期正常组相比亦有显著升高(P<0.05);给药8周后,清肾颗粒组和百令胶囊组的血清BUN、Scr较同期模型组有显著降低(P<0.05),且清肾颗粒组的下降程度显著低于百令胶囊组(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及清肾颗粒组、百令胶囊组大鼠肾脏组织中FAK、Ras、p38MAPK及a-SMA、FN的半定量评分均显著高于正常组,但清肾颗粒组、百令胶囊组显著低于模型组,而清肾颗粒组亦显著低于百令胶囊组(P<0.05);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8周后模型组、清肾颗粒组、百令胶囊组大鼠血清FN、α-SM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但清肾颗粒组、百令胶囊组显著低于模型组,而清肾颗粒组亦显著低于百令胶囊组(P<0.05).病理显示清肾颗粒组大鼠的肾脏病理损害最轻.结论:UUO肾纤维化大鼠肾脏内FAK-Ras-MAPK信号转导通路呈高度激活状态,与FN、α-SMA的高度表达是一致的;清肾颗粒可以显著降低肾纤维化大鼠血清BUN、Scr水平,减轻大鼠肾组织的炎症反应及病理损害程度,从而起到抗肾脏纤维化的作用,推测其部分机理可能为抑制肾脏内FAK-Ras-MAPK信号转导通路活化,进而减少FN和α-SMA生成、抑制肾脏内细胞外基质增生和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过程,从而发挥抗肾间质纤维化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已证实黄芪甲苷(ASI)是中药黄芪的有效成分之一,本文旨在明确ASI能否抑制高糖环境下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从人肾脏组织中分离和提取肾小管上皮细
会议
目的:观察复方血竭合剂对链脲佐菌素(Strptozotocin,STZ)诱导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小鼠肾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STZ腹腔注射诱导糖尿病肾病小鼠模型.
会议
NF-κB为重要的转录因子,活化后激活多种免疫炎症相关基因,包括TNF,IL-1,IL-2,IL-6.IL-8,IL-10,黏附分子(ICAM-1,VCAM-Ⅰ),MHCⅡ类抗原、MCP-1等,参与多种生理病理过程,参与肾脏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肾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109例慢性肾脏病(CKD 2-3期),原发病分别为肾病综合征(35例)、糖尿病肾病(1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29例),IgA
会议
鸟巢获(Neottopterisnidus)是铁角该科大型附生蕨类植物,产于亚洲热带地区,我国海南、台湾、广西、云南等地有分布,常附生于热带雨林中的树干或石岩峭壁上。多年生常绿草本,植株高5
会议
目的:观察益肾胶囊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模型肾间质Wnt4、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GSK-3β)及核因子-κB(NF-κB)表达水平的影响. 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2只,体重(2
会议
目的:探讨TGF-β1对小鼠足细胞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永生化温度敏感小鼠足细胞,在33℃含有γ-干扰素(γ-IFN)的许可条件下增殖,37℃不含γ-IFN的非许可条件下诱导分化.37℃分化
会议
目的:观察柴半六合汤对慢性肾衰竭(CRF)合并胃肠道症状患者的作用以及对胃泌素(GAS)、胃动素(MTL)及生长抑素(SS)的影响.方法:将60例CRF合并胃肠道症状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
会议
目的:探讨温阳通淋法对致慢性肾盂肾炎大肠杆菌(UPEC)对体外尿路上皮细胞粘附作用的影响.方法:将临床分离的UPEC J96菌用PCR扩增方法扩增其毒力因子papC、Hly、Cnfl、Aer,进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