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ESH最新高血压指南解读

来源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13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tbridg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顾过去十年的研究,高血压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为30-45%,随着年龄增加,患病率急剧升高,高血压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随着其诊断、治疗方面的不断进展,2013年ESH/ESC再次发表新指南,在原先2003年及2007年指南基础上对高血压诊治进行提炼、修改和扩展,明确了血压测量新指标的地位,评估整体心血管风险的意义。解决了何时开始药物治疗,降压目标,怎样选择治疗药物,如何针对特殊人群开展治疗,怎样有效的进行长期高血压管理等问题。
其他文献
IgA肾病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是导致中国终末期肾病最主要的原因之一,约20%~40%的患者在确诊后20年内发展为终末期肾病(ESRD).IgA肾病发病和进展的机制尚不完全清除.探索理想的动物模型对于IgA肾病的研究显得极为重要.一个理想的动物模型应该具有:相似性,可重复性,可靠性,适用性和经济性.目前还没有一种动物模型符合理想的IgA肾病动物模型.但是许多学者基于己知发病机制成功
类风湿性关节炎肾损害是由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急、慢性间质性肾炎、肾淀粉样变、肾脏坏死性血管炎及免疫复合物性肾炎,并伴有相应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对RA肾损害的认识主要源于国外的研究和报道,概括而言包括三类:与RA本身相关的肾损害,RA治疗药物造成的肾损害,肾脏淀粉样变性.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报道RA相关肾损害占继发性肾脏疾病的0.79%与RA本身相关的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多样,以系膜增生性病变(伴IgA
会议
心肾损害都是常见的临床疾病,二者交互影响,即心肾综合征(CRS,cardio-renal syndrome).I型心肾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重要CRS亚型,其发病率、死亡率高,给社会和医疗带来沉重的负担。本文介绍了Ⅰ型心肾综合征的定义及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机制。重点探讨了用于诊断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肾损伤分子-1(KIM-1)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CKD)的严重并发症之一.ESA的问世是肾性贫血治疗的一个里程碑性的突破,大大缓解了贫血的症状、减少了中晚期CKD贫血患者的输血需求、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也提高了部分患者的生存率.Hb水平变异性,即Hb水平随着时间在目标范围上下波动.正常个体血色素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波动,但波动幅度小于lg/L。血色素的波动是否对预后产生不良结果,尚未非常明确地予以肯定。一般认为:如果在
慢性肾脏病已经成为危害国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肾间质纤维化是慢性肾脏疾病不断进展的共同病理改变,其程度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是衡量肾脏疾病慢性进展和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之一,由于其发病机制复杂,至今未完全阐释清楚,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糖基化修饰是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中最主要的修饰之一,它对蛋白质的折叠、运输、定位起着重要作用,蛋白质的糖基化涉及到蛋白翻译调控、信号途径转导、炎症、免疫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
肾脏的发育由干细胞而来,从肾小管中的干细胞,肾小球壁层上皮干细胞,肾乳头干细胞三个角度解释了成熟肾脏中是否存在干细胞的问题。探讨了干细胞在AKI恢复中发挥的作用,肾脏干细胞在CIA进展中的作用,肾脏再生与干细胞的关系。
慢性肾脏病可导致脂肪细胞功能紊乱,诱导脂肪细胞分泌多种促炎因子和细胞内脂质分解增强。脂质分解增强产生的游离脂肪进而促进巨噬细胞活化。调控脂肪细胞可能对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血液透析技术高速发展极大的改善了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预后,但这些患者的骨矿代谢紊乱发生率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观.心血管疾病是透析患者最常见死因,除了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慢性炎症等传统的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外,肾衰患者骨矿代谢异常可以使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17%.目前的指南中对于磷结合剂、活性VitD、钙敏感受体激动剂均有详尽的建议,但是对于透析液的钙浓度关注较少.高钙透析液≠高钙血症,要观注透析中
尿毒症患者异常骨转化状态与骨质量的异常之间有一定相关性,影响ROD状态的因素如钙磷摄入量、激素水平等均可影响骨质量。低转化骨病常伴有骨微结构的异常,而高转化骨病则常与骨基质含量、骨强度下降等相关,这些表现与骨折等不良预后密切相关。以上现象显示了ROD的复杂性,也提示人们治疗时ROD时应该遵循个体化原则;如何更好地联合使用活性维生素D,磷结合剂及抗骨吸收剂等药物来干预ROD及骨质疏松,是临床工作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