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中毒致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1例

来源 :首届全国脑外伤治疗与康复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ckpac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1例一氧化碳中毒致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处理。方法:患者,女性,54岁,因“误吸一氧化碳后意识改变45天”入院。予以吸氧脱水、抗感染、促进脑细胞代谢。出院2 周口服药物预防血栓。结论:建议对一氧化碳中毒后患者均应定期检查血常规(建议坚持1年以上),争取尽早发现及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采用PET-CT先进技术,观察手阳明经两个单穴电针刺激前、后脑代谢的变化情况,得出刺激合谷、曲池两穴各自引起脑代谢在脑皮层Brodmann相应区域增强和减弱的变化,并得知两穴的脑代谢反应区的具体情况。方法:实验选取6名健康右利手受试者(男3名,女3名),电针右侧合谷穴。两周后再电针这6名健康右利手受试者右侧曲池穴,重复前面的实验方法。实验时注射示踪剂 18F-FDG(18氟标记的脱氧葡萄糖)
目的:研究评价基于QQ实时网络平台实景教学的康复治疗学教学效果。方法:将南京中医药大学康复治疗学专业67名学生,随机分为课堂教学组34人和QQ网络平台实景教学组33人,分别采用普通课堂教学法和QQ实时网络平台实景教学法。2学时教学后采用教育环境测量DREEM表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论:基于QQ实时网络平台实景教学在康复治疗学教学中可提高学生学习动机,改善教育环境,是一种新型、有效、便捷、低成本的教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引导在脑外伤伴肌痉挛患者神经阻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1年7月脑外伤伴肌痉挛患者,经实时超声引导行神经阻滞,对肘屈肌痉挛,膝屈肌痉挛,踝部的跖屈痉挛相应的肌皮神经,坐骨神经,胫神经进行超声显示及定位,并在相应神经干周围注入无水乙醇进行神经阻滞。结论:实时超声引导能准确定位神经并在神经周围注入药物,超声实时引导技术与无水乙醇神经阻滞术相结合,能较有
目的:本文研究在脑深部电刺激中,刺激脉冲的电场分布的主要规律和影响电场分布的重要因素,来研究脑深部刺激术的作用机制,验证自主研制的脑电极的有效性。方法: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使用COMSOL Multiphysics多物理场耦合分析软件,重点分析准静态物理场下,均匀介质中脑电极的结构和刺激参数的设置对电场分布影响,和电极植入后因炎症反应造成的电极附近组织结构的变化,形成的电极-脑界面对电场分布的影响
目的:研究聚焦超声波治疗对脑外伤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外伤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聚焦超声波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30天后分别采用 Brunnstrom偏瘫肢体运动功能评定方法、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对两组患者肢体功能及ADL 能力进行评定。结论:聚焦超
目的:探讨水中运动治疗对颅脑外伤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闭合性脑外伤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将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病人入院后在常规神经外科治疗的同时给予综合康复治疗。结论:颅脑外伤患者接受水中运动治疗,较常规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
目的:探讨分析电针结合高压氧治疗脑外伤认知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10例脑外伤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单纯电针组(A组)、单纯高压氧组(B组)和电针结合高压氧治疗组(C组)。治疗前后分别采用Loewenstein认知功能评定量表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法(MBI)评定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论:电针结合高压氧能更有效改善脑外伤后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两者合用具有协同作用。
目的:进一步探讨高压氧对脑梗塞的治疗效果。方法:高压氧治疗组和单纯药物治疗组各90例。结论:在药物治疗脑梗塞的同时行高压氧治疗,是一种高效、可行的措施。
认知功能障碍是脑外伤患者的常见症状并因此而影响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和日常生活活动。大量认知障碍的患者分散在各个社区、远近郊区,存在认知障碍的患者受身体情况的限制,无法独立到专业康复中心接受康复治疗。此外,基层医院专业技术力量薄弱,从业人员缺乏认知康复知识和临床经验。受上述诸多因素的影响,许多认知障碍患者不能及时得到康复治疗或接受了不恰当的治疗,错过早期康复的最佳时机,最终影响疾病恢复的结局。
将脑损伤后吞咽障碍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A组、B组和C组,每组患者20例,探讨了神经肌肉电刺激的不同的频率和波宽对脑损伤后吞咽障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