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产量对多尺度气候波动的响应-以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准格尔旗为例

来源 :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与未来地球国际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rtySn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候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有重大影响.以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准格尔旗为例,利用气象和《统计年鉴》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准格尔旗多尺度(年、月和旬)的降水量、气温波动特征,计算出该地区1961-2009年主要农作物的气候产量,揭示准格尔旗作物产量对多尺度气候波动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中国北方雨养旱作区,粮食气候产量受降水量年际波动(特别是7、8月)显著影响;谷子、麋黍、玉米、薯类、大豆和油料等农作物的气候产量与降水量年际波动呈显著正相关;谷子、糜黍的气候产量与生长季降水量的月际波动呈显著负相关.集水型生态农业是北方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友好的农业发展模式.(2)谷子、麋黍、薯类、大豆和油料等农作物的气候产量与6、7、8月平均气温年际波动呈显著负相关;生长季平均气温的月际波动对谷子、麋黍、大豆和油料等农作物的气候产量有显著负面影响.(3)不同农作物对旬尺度降水变异和气温变异的响应程度不同;同一种农作物对不同旬的降水变异和气温变异的响应亦不同.特别是7、8月份各旬的气候变异对农作物的气候产量影响显著.因此,需要综合采取工程、生物和农业措施,将气候变化对主要农作物气候产量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其他文献
本文应用BIOME4生态系统模型,以评估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净第一性生产力(NPP)、叶面积指数(LAI) 生物群区(Biome) 凋落物分解率等主要生态系统功能对气候及大气CO2浓度变化的敏感性.通过输入不同变化幅度的月均温度、月均降水、大气CO2浓度以及这些输入的组合,分析NPP,LAI,Biome及凋落物分解率等的模型输出结果,检验生态系统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大气CO2浓度和降水的变化对NPP
Enhanced oil reeovery with CO2 (CO2-EOR) is considered as a cost effective way for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However, due to the complexity of geological structure in underground reservoirs, long-ter
Despite heavy study in past decades, responses of the major components of soil respiration (root-derived vs.soil microbe derived) to environmental factors is still not well-understood.This is mainly d
会议
Nutrient use strategies have been studied in the context of soil nutrient availability rather than climate change, and little is known about spatial patterns of nutrient utilization with latitude and
首先采用野外增温实验的方式,研究了北方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对温度变化和降水变化的联合响应;其次利用人工气候箱对全球变化因子的模拟,分析比较了我国北方草原关键物种对CO2浓度、降水和温度变化单独及联合的响应和适应.主要结果是,野外增温处理与对照相比,0-5cm的土壤温度平均升高了2.91℃,表明红外辐射增温效果明显;0-20cm土壤含水量较对照平均下降32%,表明温度增加导致了土壤含水量显著降
气候变化会对农业生产产生影响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为了明确气候变化背景下,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变化,本文在中国辽宁锦州地区设立红外增温模拟试验站,同时设置不同水分梯度试验来模拟气候变化对东北玉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同时增温和增加水分,东北玉米的株高不会受到影响,叶面积会呈现减小的趋势.对于地上干重,增温和增水都不利于干物质的累积.对于分配系数来说,增温对叶的分配系数有正效应,增水有负效应,在同时增温
以阔叶红松林主要树种红松和蒙古栎为研究对象,通过水分模拟实验分析了红松和蒙古栎幼苗的生物学特征及其与土壤水分的关系,综合评价了两种幼苗的水分敏感性.结果表明,红松和蒙古栎幼苗各生物学指标均与土壤水分含量呈二次曲线关系,最适宜土壤水分含量较接近(都在40%左右),水分增加和减少都会抑制红松和蒙古栎的生长.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红松和蒙古栎幼苗的水分敏感性评价指标k=|2a/y0|,指出红松幼苗对水分变化
区域性气候改变导致的环境条件变化(大气CO2浓度、温度、降水等)将对植物的光合生理产生影响,本研究基于开顶式生长箱(OTC)、利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仪测定了不同CO2浓度(对照、550μmol·mol-1)和降水处理(-30%、-15%、对照(1978-2007年30年平均月降水量)、+15%、+30%)下大针茅一年生实生苗叶片光合参数的变化,探讨了CO2浓度升高和降水变化协同作用对典型草
为弄清全球变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机制,国内外已经开展了大量的基于野外增温模拟试验研究.本论文在介绍红外加热技术原理、增温效应及其优缺点的同时,从植物物候、光合生理、生长发育、群落结构和功能以及土壤特性和地下过程等方面综述了红外增温模拟气候变暖对草地生态系统影响的最新进展,并探讨了未来拟重视的研究领域。
气候与植被关系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随着全球变化及全球生态学研究的兴起,植被模型尤其是动态植被模型得到了很大发展,成为全球变化研究和大尺度生态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本文综述了植被气候关系研究的主要进展,分析了由静态统计模型向动态机理模型的发展过程,总结了代表模型的设计目标、主要原理及特点.代表性静态模型包括Holdridge生命地带系统、Kira分类方案、BOX模型、MAPSS模型、B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