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Bt基因棉花品种对枯萎病和黄萎病的抗病性及其生化机制分析

来源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0745cn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治理猖獗危害棉花的抗药性棉铃虫,转Bt基因棉(如国抗1号等)应运而生,并迅速在生产上广泛推广应用.作为害虫综合治理的主要组成部分,转Bt基因棉在棉铃虫等棉花主要害虫的有效控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自转Bt基因棉问世以来,随着其种植面积的扩大,人们对其抗虫性时空表达、抗虫效果等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从而对转Bt基因棉有了进一步认识.Bt基因作为外源基因整合到棉花基因组内,其表达受基因结构、基因插入位点、受体基因上位性及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表达较为复杂;同时由于外源基因插入和组培过程中体细胞突变,对转化系本身也会产生一定的性状变化.目前,关于转Bt基因棉的抗虫性人们已达成共识.然而,有关转Bt基因棉在整合了外源基因之后,在抗病性方面是否发生改变?转Bt基因棉对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以下简称枯、黄萎病)等主要病害的抗病性怎样?这些问题对于生产至关重要,迄今未见研究报道.基于上述研究现状,作者对转Bt基因抗虫棉对枯、黄萎病抗性及其生化分析进行了系统研究,旨在探明Bt基因抗虫棉对枯、黄萎病的抗病性及其生化机制,为棉花枯、黄萎病的综合治理以及Bt基因抗虫棉抗病性的合理利用或改良提供必要的试验依据,并为棉花品种抗病性的生化鉴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现将主要结果作一简报.
其他文献
对40科100多种野生植物、大型真菌及中草药抽提物进行了抗植物病毒筛选的研究,发现有多种植物及大型真菌抽提液对烟草花叶病毒(TMV)或黄瓜花叶病毒(CMV)有钝化作用,其中藜科S.L植物抽提液对TMV及CMV兼有钝化作用和一定的治疗效果.本文对部分典型材料的抗病毒筛选结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分别用3种有机溶剂、0.1M Tris-C1(pH7.5)和水从8种小麦种子的面粉和麸皮中提取物质,检测这些提取物以及柑桔黄素、Corystein等17种化学物质对小麦赤霉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①小麦种子的面粉中存在水溶性、不耐高温的、能够抑制小麦赤霉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物质;②25ng/ml Corystein和250ng/ml柑桔黄素能够抑制小麦赤霉病菌分生孢子的萌发,其余15种
以稻瘟病菌(Pyricularia grisea)、稻恶苗病菌(Fusarium moniliforme)、百合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liliacearum)、百合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和烟草黑胫病菌(Phtophthro nicotinae)等6种植物病原真菌为靶标,对源自云南的334株放线菌的发酵
生物多样性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就水稻而言,就是水稻品种多样性.即在一块农田里按照一定的方式种植2个以上的品种.这些品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品种的遗传背景不同,植株高度差大,抗病性差异大,稻米价格差大,成熟期相近.这项技术具有以下特点:①延长品种种植年限,减轻对育种的压力;②增加育种的选择范围,特别是对高杆的名特优质稻的选择;③田间不同品种的抗性差异会有利于减轻稻瘟病的危害,减少用药量及用药次数,减少农
温州盘菜(即芜菁)是十字花科云苔属的一种根菜类作物,由于其肉质根风味独特可口,营养丰富而名扬国内外,是我国少有的珍稀地方蔬菜良种,近年来由于病毒病的猖獗为害,其产、质量逐年下降,受害植株轻者叶片呈花叶畸形,整株不同程度矮化,肉质根变小,品质变坏;重则形成畸形肉质根或不能形成肉质根致无收,不少产区因缺少理想的防治办法而被迫改种其他作物,全市盘菜生产正频临全面绝种的险境.为了解决生产上这一突出的难题,
近年随着农业集约化经营进程的不断推进,土传病害的发生日益严重.特别是在设施园艺生产中由于长时间高密度地单一栽培,致土壤中有害微生物数量不断累积.目前土传病害己成为严重影响我国经济作物种植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土壤处理是防治土传病害最直接有效的方法.甲基溴(MBr)是过去40多年来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土壤熏蒸剂,对土壤中的各类有害生物都具有良好的杀灭作用,加之使用方便和成本相对较低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园艺作
松材线虫自1982年传入在我国后,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在仍在我国部分省份流行,给我国松林造成严重损失,造成松树大量死亡.为了防止松材线虫对松林危害的扩大,对向我国松材线虫病未发生地区及欧州国家出口的松材线虫病疫木,必须进行杀死松材线虫的处理.寻找合适防腐剂以期处理后的松材线虫病的疫木,具有永久性除害效果,不仅可防止松材线虫病随木材的流通而蔓延,满足绝大多数国家对木包装的要求,可一劳永逸地解决病疫
本文针对矮晚柚优选单株主要病毒类病害开展了田间症状调查;采用指示植物检测柑橘裂皮病、柑橘碎叶病和柑橘衰退病;酶联免疫技术检测柑橘溃疡病;分子生物学技术(PCR)检测柑橘黄龙病.田间调查结果,均未发现柑橘溃疡病、黄龙病、裂皮病、碎叶病明显症状,发现有柑橘衰退病的可疑症状.经过检测结果发现:1株感染柑橘溃疡病;2株感染柑橘碎叶病;17株感染柑橘衰退病.未发现感染柑橘黄龙病和柑橘裂皮病.
矮晚柚是四川遂宁种植韵几万棵晚白柚中发现的一株奇特矮化植株,经过15年的选育培养而成的具有"矮化、晚熟、早结丰产、质优"等特点的晚熟柚类新品种.从2002~2005年主要针对柑橘溃疡病、黄龙病、裂皮病、碎叶病和衰退病,在田间症状调查和实验室检测鉴定病原的基础上,开展了矮晚柚无病毒苗木研究.本文重点讨论:①砧木播种;②茎尖微芽嫁接脱毒技术;③矮晚柚无病毒苗木的鉴定;④关于矮晚柚无病毒苗木研究的基本结
指出了植物疾病既具有破坏性,同时也具有可利用性.近百年来植物病原物作为研究工具如TMV和PSTVd在生命科学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作为载体源如Ti质粒和目的基因控制组件如CaMV 35S启动子启动和促进了植物基因工程,植物病原物及其产物在发酵工业、有害植物防除、战争武器和疾病治疗等方面也得到了有效利用.植物病原物是一个重要的生物资源库,今后必将得到更多的发掘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