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掺杂超薄二氧化锰纳米片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制备及其超高循环稳定性及高功率特性的研究

来源 :2018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zzi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简单的液相沉淀法制备出了仅有几个原子层厚度的镍掺杂δ-MnO2 纳米片.电化学测量结果显示适当的镍含量可以显著提高δ-MnO2 的比容量.当镍含量为1%时具有最高比容量,在at 1 A g-1 的电流密度下比容量达到337.9 F g-1,当电流密度增加到20 A g-1 时,比容量仍能维持在158 F g-1,4000 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达到98.6%.超薄的纳米片结构为提供了更多的活性位点,适当的镍离子掺杂增加了材料的导电性,由此极大地提高了材料的倍率性能及循环稳定性能.
其他文献
  设计和合成高核金属簇合物对化学家们来说是个巨大挑战,同时也为未来能够定向设计和构筑这类具有多核金属的化合物提供了更多的范例和规律;此外,高核簇合物本身也可能具有
  铜(Ⅰ)配合物因环境友好、结构多样、发光独特和应用前景良好而备受关注[1-3]。本文应用系列功能化的吡啶-1,2,4-三氮唑螯合配体,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含有三配位和四配位两
  高核金属氧簇不仅具有纳米的尺度、多聚的结构及独特的物理性能等迷人的结构特征,在纳米技术、单分子磁体、高密度信息存储等等领域具有广泛的潜在应用。然而,合成具有金属
  正四价铁离子较大的正零场分裂能(D =+23.1 cm-1)及其较强的旋轨耦合,通过其桥联获得的分子磁体,容易表现出多功能的行为.但以往的研究只是局限于单个四价铁离子的磁性,很少
  非线性光学(NLO)晶体研究及相关产业属于我国传统优势领域,特别是在紫外、深紫外波段。我们提出了"beryllium-free"(无铍)深紫外NLO晶体的创新思路,设计合成了系列新型硼
会议
  金属配合物是无机化学学科研究的重要化合物类型之一,它所具有的特殊性能使其在生产实践和高新技术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例如,金属配合物可作为光吸收和光发射材料分别
  钛氧簇合物作为TiO2材料的结构模型化合物,对理解这类重要光催化材料的作用机制以及性能优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如何制备尺寸更大、结构更新颖的钛氧簇合物,以及确
  面对全球日趋严峻的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等问题,加速寻找新的清洁能源迫在眉睫.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被认为是最有效率且对环境友好的技术.目前,广泛使用的全氟磺酸Nafi
  主流金属氧化物化学电阻型气敏传感器长期受困于选择性差和工作温度高两大瓶颈问题,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具有晶态多孔和巨大的比表面积等结构特征,非常适合作为气敏器件
  使用各向异性的[Mo(CN)7]4-和大环配合物断片[Mn(dpop)]2+制备了系列化合物,化合物的结构非常丰富,从三维、二维、一维到多核均有实例.深入研究了化合物的磁性质,首次在[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