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优质课的“亮点”提升常态课的实效--谈小学体育优质课对常态课教学借鉴的思考

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aoy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体育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诸如小学青年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小学体育学科教学能手比赛、小学体育学科优质课评比等活动不断涌现.这些活动也呈现了许多“亮点”,这些“亮点”蕴含了教师的课改理念和智慧,给我们的常态课注入了生命和活力.小学体育优质课的“亮点”有哪些?这些“亮点”如何被常态课所借鉴和“吸收”?笔者认为,广大教师应立足常态课教学,学习借鉴优质课的闪亮之处,努力打造体育常态课的“亮点”,不断提升体育学科常态课的教学质量与实效.
其他文献
2017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冬奥会场馆和观摩运动员训练时强调,少年强中国强,体育强中国强,中国以后要变成一个强国,各方面都要强.他表示,推动中国体育事业不断发展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学校体育工作仍然没有得到学校和社会应有的重视,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研数据显示的结果也非常令人担忧.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
20世纪50年代后期中国开设了运动训练专业,随着运动训练专业的飞速发展,这一专业也迎来了一些挑战.这些挑战主要体现在运动训练专业与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特点、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相似,难以体现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和实现其培养目标等方面.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构建运动训练专业实践体系来培养运动训练专业的综合应用型人才,出发点是培养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综合能力、通识能力,以选修课教学模块为基点,
体育教研组是学校体育工作最具体、最直接的执行机构,是体育教师工作与学习、教研与分享、交往与协作的常设组织,承担着体育教学、课余训练、课外锻炼、运动竞赛等多项学校体育工作任务.因此,学校体育教研组运行状态关系到学校体育工作的整体发展与质量提升以及体育教师专业成长与自我价值的实现.本文从有机适应型组织理论的视角出发,对学校体育教研组的共性问题进行归纳、辨析,并基于此提出体育教研组应然态的构想及其实现路
2011年,教育部印发了《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审视中小学体育工作实际和特点,要想满足“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基本要求,每天应有一节体育课加上一次课间操,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应有一节课外体育活动加上一次课间操.但经过实地调查发现,由于体育师资匮乏,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周三节(一、二年级为四节)体育课的要求尚难全面落实,这就意味着大部分学校每周要安排至少两节课外体育活动
新密市中小学实施“多元+底线”的体育学业评价基于以下几方面原因:第一,《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年版)》)提出了体育学业综合评价的框架,并在框架下明确了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二,基础教育的评价取向转向底线评价是现实中的选择,中小学体育学业评价转向底线评价同样是现实中的选择,而且是基层一线落实体育学业评价环节的必然选择;第三,我市是县级市,市内体育教育教学水
随着中考体育的改革,中学体育教学的内容涉及面有所拓展,这对学校场地、运动器材及中考体育项目的学习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情绪体验强烈、独特,容易对传统的应考训练课产生厌倦情绪,加上学生对传统教学方法不感兴趣,使得教师感到体育课难上.那么,如何在小场地及有限的资源上做大文章,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提高其中考体育成绩,这是一线体育教师面临的挑战.我校教师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结
在传统学校体育中,教师常以竞技第一而非健康第一,以本为本而非以人为本,强制划一而非因人而异,这种教学方式是“造器”而不是“树人”,存在着“呆、练、统”的现象.从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四个维度来思考当今的学校体育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目标定位忽视“终身”;(2)内容取向偏重“竞技”;(3)方法实施缺少体验,缺少选择,缺少针对性;(4)评价展示缺少评价载体,缺少展示平台,缺少参与,无法激发每个
本研究通过对华东地区12所高校的全日制体育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为中国全日制体育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提供更深入的思考与系统的把握.
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以来,“目标引领内容与方法”的思想受到普遍欢迎并得到有效实施.“目标引领内容与方法”的思想不仅使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多样化,还使整个体育课堂教学形态随之发生积极的变化.现实中,一位体育教师教多个班级(一个年级多个班级或多个年级多个班级)是一种普遍的现象.然而,单一、固定的教学设计难以满足不同班级的体育教学需求.同时,对于一些公开课、观摩课、教研课,预先撰写的教学设计往往因学情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学校体育工作做出重要部署,明确提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笔者认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的关键应落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上,让学生在课上得到锻炼的同时,还要学会锻炼方法,养成锻炼习惯.高校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使命.反观现阶段中国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