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清瘟败毒散在鸡病上的应用

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2003年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xxssss1111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防治鸡患瘟热性疾病时,采用加减清瘟败毒散进行治疗,效果良好,尤其对一些原因不明的湿热性疾病效果更好.
其他文献
胎衣不下又叫胎衣停滞,是指奶牛在产出胎犊后的一定时间内,胎衣不能自行脱落而滞留于子宫内.在现场,由于各地饲养管理水平不同,胎衣不下的发生率也各不相同,发生率约为12﹪-14﹪.由于胎衣不下易引起子宫内膜炎,导致产后发情的时间延迟,配种次数增加,极大地影响了繁殖率,给奶牛生产造成了很大损失,本文在临床过程中对胎衣不下的病例采取了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本试验将180只一日龄艾维因肉仔鸡(雌雄各半)饲养于同一舍内,以正大牌肉仔鸡系列全价颗粒料喂养,其他条件符合肉仔鸡常规饲管条件要求.至14日龄将其随机成为四组,其中Ⅰ、Ⅱ、Ⅲ组各30只,Ⅳ组60只,Ⅰ、Ⅱ组饲料中分别按1﹪添加方剂一、二,连用15天,为药物预防组;Ⅲ组为药物对照组,按其说明在饲料中添加市售0.15﹪的肾肿腹水消,连用7天;Ⅳ为空白对照组,饲料中不添加任何药物.每天观察、记录鸡的临床
本文从中兽药的数量、剂型、质量标准、重视程度、产业状况、产品结构、规模、技术含量、技术路线及软条件等作了问题分析.同时又对其从有效成分、方剂配伍、制剂、新技术、质量标准、计算机技术、现代化、科学化、开发研究机制及法规等方面作了展望.
禽大肠杆菌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禽病之一,具有发病快、死亡率高的特点,给养禽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对于大肠杆菌病的防治多采用抗菌药物,由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近年来,大肠杆菌的耐药谱不断扩大,抗菌药物的防治效果下降,且易在禽体内形成残留,影响了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近年来临床实践表明,中草药及中药复方对禽大肠杆菌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并具有残留低,治愈率高、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符合当今社会倡导的绿色养
细胞凋亡(apoptosis)是细胞的一种正常的生理性死亡现象,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的一种重要调控方式.它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与转移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肿瘤相关性基因在凋亡调控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将细胞凋亡用于肿瘤治疗的新思路也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因此,研究细胞凋亡调控或失控机理,对肿瘤学研究的深入以及为肿瘤治疗提供新方法和新手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综述了中药指纹图谱的概念,意义以及指纹图谱(包括薄层色谱指纹图谱、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气相色谱指纹图谱、核磁共振指纹图谱以及DNA指纹图谱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本文介绍了某驼鸟养殖场驼鸟发病的临床症状,经剖检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驼鸟败血霉形体病并发大肠杆菌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满意.
牛焦虫病是一种急性热性血液原虫病,本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较满意,并总结了在治疗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本文对一例奶牛子宫脱出并发乳房浮肿,采取手术并中西药物结合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并总结了治疗该病的临床体会.
本文对一只孔雀的死亡进行剖检诊断,确诊为创伤性肌胃炎,并总结了在孔雀饲养管理中应注意的几点事项,以防治该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