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高锰酸钾复台预氧化技术控制副产物的实验研究

来源 :2004年全国城镇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xg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臭氧在饮用水预氧化工艺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成本较高,而且会生成臭氧化副产物,如AOC,溴酸盐和甲醛.针对该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复合预氧化技术——臭氧/高锰酸钾复合预氧化.利用深圳大涌水厂原水,通过小试,比较了复合预氧化和预臭氧化控制消毒副产物前质、臭氧化副产物的效果.复合预氧化(0.6mg/L臭氧加0.4高锰酸钾)与预臭氧化(1.5mg/L,)相比结果表明,复合预氧化能够:(1)促进混凝沉淀对消毒副产物前质的去除,总去除效率(预氧化加混凝沉淀)达到31.9%(HAAFP)和17.3%(THMFP),略高于单独预臭氧化的31.1%(HAAFP)和15.6%(THMFP);(2)降低臭氧AOC生成量,并促进混凝沉淀对AOC的去除,合计降低AOC约43%;(3)大大降低溴酸盐生成量,从9.25μg/L降至检测限以下(2μg/L);(4)降低甲醛生成量20%.
其他文献
本文建立了在密闭反应器中通过质量流量计和计算机的在线测定气-液相加氢反应动力学置装及其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以环烷酸镍/三异丁基铝为催化剂,在基本消除氢化反应内、外扩散条件下,研究了在较佳的催化剂陈化条件和加氢条件下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BS)溶液加氢反应的微观动力学.通过微分或积分的数据处理方法,导出在环己烷尼烷(85/15,v/v)混合溶剂中,反应温度333~363K范围内的S
本文论述了可变进气系统的作用,系统介绍了当前各种形式的控制阀式可变滚流和可变涡流系统,指出控制阀式可变进气系统的优缺点,并提出应进行可变斜轴涡流系统的研究.
本文研究在柴油机中采用三种加水比例的乳化柴油(13﹪,21﹪,30﹪)作为燃料燃烧时对燃烧特性和污染物形成的影响.实验用柴油机为装有高压共轨喷油系统的4缸柴油机.在不同的喷油参数下测量一定转速时的多种负荷工况点.结果表明,在喷油压力不变的条件下,有害排放物的减少与乳化油中含水量成正比,采用加水比例为30﹪的乳化油燃烧与纯柴油燃烧相比,NO和PM排放含量分别减少30﹪和70﹪,等效燃油消耗率基本不变
NO吸附-还原催化转化器可以高效地净化稀燃汽油机的NO有害排放物.为了配合稀NO吸附-还原催化转化器的正常工作,稀燃汽油机需周期地工作在浓燃和稀燃之间,这就需要稀燃汽油机的空燃比控制系统不仅可以任意设定浓、稀燃的空燃比大小,而且还可以任意设定浓、稀燃的间隔时间长短.本文介绍了稀燃汽油机空燃比电控系统的研制情况.
A series of poly-aluminum-chloride-sulfate(PACS) coagulants,which have different SO42-/Al3+ and OH/Al(γ) mole ratio,has been successfully developed using AlCl3·6H2O,Al2(SO4)3·18H2O andNa2CO3 as raw ma
以AlCl3·6H2O和NaOH为原料制备出了聚合氯化铝(PAC),分别采用柱层析法、SO42-/Ba2+沉淀置换法和乙醇-丙酮混合溶剂法对聚合氯化铝(PAC)中的Al13形态进行了分离提纯,利用AI-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27Al-NMR和TEM等现代分析手段对不同分离提纯方法得到的Al13形态进行了分析表征,比较了不同分离纯化方法的分离效果,实验了Al13形态的水处理效果,为Al13分离
通过试验,探讨了生物过滤对饮用水源中微量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分子量去除规律和生物膜量沿滤池深度的变化.结果表明,生物过滤可有效去除饮用水源中的微量有机污染物,滤料介质对生物过滤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加氯水反冲洗对生物过滤具有明显的负面影响;生物过滤对溶解性有机物(DOC)的去除效果与进水中有机物分子量的分布密切相关.当水温为10℃、EBCT为6.75min时,生物过滤对分子量小于1000的有机物的去除
生物强化过滤是对传统饮用水过滤工艺的强化.研究表明,该工艺以物化作用和生化作用,使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氮和有机物得到有效去除.本文在分析国内外最新研究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生物强化过滤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及其影响因子.分析认为,生物活性滤池在较大的温度范围内对氨氮等污染物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尤其对生物稳定性较差的有机物质去除效果明显;滤料介质、空床接触时间、反冲洗水质和反冲洗方式等是设计与运行控制的主要
水源普遍受到污染,水源水中氨氮和有机物的含量过高,常规给水处理很难将其有效去除.针对微污染水源水中污染物的处理,进行天然沸石离子交换去除氨氮和生物滤柱去除氨氮、有机物的生产性试验,发现离子交换工艺在水力停留时间10-12min时单个工作周期的通水量最大,效果最佳;生物滤柱工艺在停留时间10min的工况下运行,全年可达到氨氮去除率50%以上,CODMn去除率24%以上;运行沸石柱再生试验,确定再生的
臭氧作为一种强氧化剂,在饮用水预臭氧化工艺中对水中的有机氮有氧化作用,可导致NH4+-N浓度升高.本研究采用两种臭氧投加方法,通过回归分析,获得了NH4+-N浓度与O3投加量的线性关系以及NH4+-N变化的限值,提出AFP的概念.基于实验结果,对两种臭氧投加方法进行了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