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律性深呼吸对篮球运动员激烈运动后恢复期生理指标的影响

来源 :2012年中国运动生理生化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jo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规律性深呼吸的实施对优秀篮球运动员激烈运动后恢复期心跳率、心率变异性(HRV)、血压、摄氧量等生理指标的影响,评估规律性深呼吸对于篮球运动员激烈运动后恢复期生理指标是否有正面效果.方法:选择山东体育学院12名优秀篮球运动员为受试对象(平均年龄19.47±1.41岁,身高177.41±6.74cm,体重69.98±8.14kg),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人),分别进行测试,训练强度参考More house(1972)提出的Bruce渐增运动负荷原则.对照组和对照组以静态坐姿休息5分钟,随后以85%VO2 max的运动强度分别在电动跑步机(Track Master TM500)上持续跑步5分钟,运动后恢复期实验组实施5分钟的规律性呼吸(每分15次),对照组实施5分钟自由呼吸,恢复期间记录不同时间内(第0~5分钟)受试者的摄氧量(VO2)、心跳率(HR)、血压(BP)及心率变异性(HRV)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实验数据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包进行t检验,以比较两组生理指标变化的差异情况,显著性水平为P<0.05.结果:1)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恢复期的摄氧量达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在第二、三、四分钟时的摄氧量显著高于对照组.2)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恢复期的心跳率与血压皆未达显著水平(P>0.05).3)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恢复期心率变异中HF与LF/HF方面达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的H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的LF/HF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显示规律性深呼吸较自由呼吸更能降低篮球运动员的交感神经驱策,增加其副交感神经驱策.实验结果显示,篮球运动员激烈运动后恢复期的心跳率及血压变化不受呼吸控制的影响,而摄氧量及神经交感驱策与副交感驱策会受呼吸频率控制的影响.结论:篮球运动员激烈运动后实施规律性深呼吸有助于摄氧量的提升,进而增加能量代谢;同时规律性深呼吸能增加副交感神经驱策,减低交感神经驱策,利于篮球运动员激烈运动后的快速恢复.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黑质网状部-丘脑腹外侧核-皮层辅助运动区通路在运动疲劳产生过程中的中枢调控作用.方法:采用皮层脑电(ECoG)及局部场电(LFPs)多通道同步记录技术,对一次性力竭运动过程中大鼠皮层辅助运动区、黑质网状部、丘脑腹外侧核神经元电活动变化规律进行同步、动态观察.结果:大鼠在行为学上表现为两个较明显的疲劳阶段:疲劳初期和力竭期.疲劳初期,黑质网状部神经元LFPs α波振荡活动增强,反应兴奋性的
背景:周围性神经损害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既往研究多关注肢体感觉和运动神经的病变,对于糖尿病内脏神经损害的研究较少.肠神经系统是胃肠道内结构和功能相对独立的局部神经系统,由黏膜下神经丛和肌间神经丛构成,肠神经系统的异常可能与糖尿病性胃轻瘫、巨结肠、习惯性便秘与腹泻等多种并发症存在一定的联系.目的:本研究旨在阐明糖尿病肠神经系统损害的特征性表现,揭示糖尿病肠功能异常的神经内分泌性机制,并进一步探讨
目的:通过跑台递增负荷的实验,以间接测热法为参考标准,对比不同负荷状态下心率、三轴加速度计测试能量消耗的准确性,以期获得简易、相对准确的运动员能量消耗评价方法.方法:现代五项和中长跑运动员共16名,其中女9人,男7人,年龄16 ~ 22岁,跑台速度为12.8 km/h为跑速,坡度为0起始,每两分钟递增2%坡度,采用Cosmed Quark气体能耗代谢分析仪实时监测受试者的能量消耗并作为参考标准,并
目的:应用可在非屏蔽状态下使用的便携式脑电测试仪,对国家体操队运动员进行阶段性跟踪检测,旨在评价体操运动员脑功能特征,为训练监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国家备战奥运体操队运动员28名(男14,女14),从2011年12月份冬训前期到2012年5月份全国锦标赛暨奥运选拔赛期间,分别于冬训前、冬训中、冬训后以及赛前进行脑功能测试,结合通过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名次成绩评定,以及运动员状态评价(包括教练员评价
目的:利用专用的力量素质测试设备,通过卧拉递增功率测试,卧拉耐力测试,深蹲递增功率测试,以及赛艇专用下肢力量训练仪来测试和分析我国女子公开级赛艇运动员专项力量素质特征.方法:对6名优秀的女子公开级赛艇运动员进行4种专项力量素质测试.卧拉递增功率测试:杠铃重量从20kg递增至85kg,杠铃重量在60kg以下时,递增幅度为10kg,之后杠铃以5kg递增,直至拉不动为止,每个重量全力拉3~5次,后面的几
目的:通过对SHR大鼠血浆内皮素-1和血清一氧化氮在长期中等强度跑台运动前后变化的研究,探讨有氧运动对机体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 18只,体重为265.82±5.40克,随机分为运动组(10只)和对照组(8只).分笼饲养,每笼4~5只,自由饮食、饮水,每天光照时间12小时.运动组经过10周每天60分钟的跑台训练,坡度为0,跑速第1周为18米/分,2~10周为20米
目的:评价和对比3D椭圆运动训练与悬吊训练对人体动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探讨通过对健康成年人进行3D椭圆运动训练,能达到与悬吊训练相当,甚至更好的提高平衡能力的效果,从而有效的预防跌倒风险,促进大众体质健康.方法:实验对象为19~24岁在校本科生57名,实验前运用Biodex动静态平衡测试仪测定平衡指数并随机分为对照组,悬吊组和实验组(每组19人).在随后的8周时间里,三组受试者在日常生活方式和强度
目的:通过对一次性力竭运动后恢复期不同时段部分主观和客观指标的测定,探讨运动后在恢复过程中,机体疲劳的主观感受与客观指标变化的相关性,从而为运动性疲劳的生理心理机制的研究及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运动系学生20人为被试(年龄20.0±0.5岁;训练年限5.7±1.9岁),运动采用Bruce方案,测定运动前和运动后恢复阶段(运动后即刻,第4、7、10、13、16、19和22min)的心率、R
目的:瑜伽是一项有效的保健养生运动。通过整理瑜伽生理心理方面的资料,总结瑜伽主要从那几个方面起到了健身作用。方法:通过PUBMED和中国知网等网络数据库,以瑜伽、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心理等为关键词查阅了大量参考资料。结果:瑜伽能调节受试的神经系统功能;瑜伽可以提高受试者的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功能;瑜伽还可以改善老年人运动系统的功能,如增加肌肉力量、改善平衡能力等;另外,瑜伽也
目的:通过对优秀网球选手"米"字型步法训练前后非乳酸性无氧耐力的测试,观察有氧、无氧阈值能力与网球"Y"字型专项测试的关系,试图探讨一种能有效提高网球选手专项能量持续性供应及快速恢复能力的训练方法.方法:选择山东体育学院8名优秀网球选手为受试者,平均训练年限为8.11 ±1.29年,平均年龄为18.79±1.33岁,进行为期4周,每周5次的高强度"米"字型步法训练.以半场为训练范围,在半场中心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