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山豆根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

来源 :西北地区第二届色谱学术报告会暨甘肃省第七届色谱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shan8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并测定了山豆根中的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建立了该中药中苦碱与氧化苦参碱分离、测定的色谱方法。色谱条件:ODS柱,甲醇-水-三乙胺(54.00:45.00:0.02)为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为215nm。本研究为该中药的质量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涂敷纤维素-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于自制的球形氨丙基硅胶上,制备了手性固定相用该固定相直接拆分了一系列外消旋联工苯类保肝药物,考察了柱温对样品的保留和立体选择性的影响,升高柱温会使对映体的保留因子和分离因子降低,所考察样品的分离因子的对数与温度的倒数成线形关系,确定了对映体从流动相传递到固定相的吉布斯自由能变之差值、焓变之差值及熵变之差值。
运用磺丁基-β-环糊精浓度、缓冲溶液pH值、缓冲溶液浓度、有机添加剂种类和浓度以及电压等分离条件对其分离的影响。发现通过利用带电环糊精,可以通过调节分离条件,很方便地控制出峰顺序。
用毛细管电泳同时对外消旋头孢他啶及头孢曲松钠进行了拆分研究,并考察了影响检测及分离效果的实验参数,对其拆分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以(S)-萘普生为烙印分子,4-乙烯基吡啶为功能性单体,乙二醇二异丁烯酸酯为交联剂制备了以分子烙印聚合物为基础的开管电色谱柱。探讨了制柱的机理,并利用制备的毛细电色谱柱成功分离了萘普生对映体,证明了利用分子烙印技术制备手性毛细管涂层电色谱柱是可行的,但是柱效较低,尚需进一步改进。
用0.5ml乙醇改性的超临界CO2,经过压力分级选择性萃取白术挥发油中的不同族组分,在低压条件下(12.0Mpa)完成对抗肿瘤有效成分β-榄香烯的萃取,并且将其相对含量由高压下的4.77%提高到低压下的8.01%,萃取率达94.17%,同时降低了设备要求。
汽车漆皮是由原漆经过固化形成,它当中除含固化时形成的高分子外,还含有原漆中一部分小分子化学成份,这些化学成份及其含量从一个角度反映着原漆的配方组成以及漆皮的化学特性。以适当的发析化学手段将它个表达出来,就可以得到具有“指纹”特性的数据。这些“指纹”数据可以作为物证来判断交通事故中现场遗留漆皮残片与被疑车辆漆皮是否一致。本方报道以热脱附—毛细管气相色谱在线联用技术分析比对汽车漆皮“指纹”的实验结果。
酮类化合物的胶束聚酰胺薄膜法分离的主客体色谱行为,与纸色谱法相似,说明适配性是色谱迁移的重要驱动力。
GC-AED(气相色谱-原子发射光谱联用)利用将气相色谱分离流出的化合物在微波诱导氦等离子体中原子化,采集各受激元素发射的原子谱线信号,从而进行化合物中各元素定量分析。微波诱导的氦等离子体的热力学温度为5000-6000K,可以使几乎所有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断裂而原子化,所以无素响应值与化合物结构基本无关。用已知元素比例的内标化合物与未知化合物分析比较,可测定其元素比例式,进而利用分子量、色谱出峰规
黄原酸丙腈酯是一种选矿捕收剂,本文提出了它的一种新的分析方法——气相色谱内标法。通过回收率、重现性及大量样品分析测定试验表明,本方法弥补了以前分析方法的不足,具有准确度高、重现性好的优点,能够满足定量分析的要求。
通过在三种不同脱活试剂中加入二丁基二月硅酸锡化剂来对石英毛细管柱进行预脱活处理,屏蔽石英毛细管内表面的活性点,改善石英毛细管柱内表面与固定相的润湿性,提高色谱柱的柱效和耐盘性,降低柱流失,从而制备出高质量的石英毛细管色谱柱。同时考察了不同固定相与不同脱活层的润湿性,并对中药材和食品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满意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