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对大动脉炎(头臂动脉型)患者CDFI的影响

来源 :全国第16届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全国第11届耳穴诊治学术研讨会、当代临床治验论坛暨中西部十省区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mumu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大动脉炎(头臂动脉型)的作用机制. 方法:以温阳益气,通经复脉为治则,采用针灸疗法,对大动脉炎(头臂动脉型)患者进行治疗,观察针灸治疗前后患者相关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的变化情况. 结果:针灸可扩大病变血管内径:提高病变血管的血流量、血管弹性指数:改善血流异常速度、血流异常波峰形态. 结论:针灸可改善病变血管狭窄程度、肢体和颅内血流动力学的异常状态.这可能是针灸治疗取得显效的重要原因.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醒神益脑、补气通络针刺法对脑性瘫痪幼鼠脑神经细胞凋亡及神经生长因子蛋白表达,肢体功能的影响,分析该种影响是否与针刺时间有关.方法:实验于2005-8/10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清洁级实验室及针灸推拿学院实验室完成.①选用7d龄新生SD幼鼠109只.将大鼠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后恢复2h,置于透明密闭容器中,并入37℃恒温水中以1L/min的速度通入低氧气体(体积分数0.08氧气和0.92
1993年4月2004年8月,本研究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采用《内经》齐刺法加电针治疗坐骨神经痛,并与传统针刺方法对照,疗效满意。
目的:比较整体电针、局部电针、传统手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差异.方法:将9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电针治疗组、电针对照组、手针对照组,从临床疗效、疼痛综合评分对各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各组治愈显效率分别为81.3%、65.6%、58.1%,电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症状、体征积分差值比较电针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无论是
目的:通过对多向透刺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观察,验证该特色疗法对肩周炎功能活动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设计的方法,将6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多向透刺组和常规针刺组,各30例.多向透刺组运用肩髑穴透刺肩前、肩贞穴,常规针刺组运用常规针刺,腧穴同多向透刺组,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间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间功能改善积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常
目的:科学评价使用一次性浮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60名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浮针组和传统针组,浮针组采用浮针治疗,传统针组采用40ram长、0.40mm直径的一次性针灸针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最受限方位的关节活动度、肩关节活动中软组织疼痛自评分及肩部压痛自评分,以及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进针、扫散、留针过程中发生刺痛的次数及程度、出针时出血情况等不适情况.结果:活动性相关性疼痛、压痛、最受限方位的关
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如关节、肩袖、韧带等退行性病变,并有渗出与细胞浸润,继而纤维化和粘连。本病临床表现为肩部慢性疼痛,患者外展,上举,内、外旋疼痛及活动受限。近年来,本研究采用针刺配合半导体激光治疗肩周炎,系统观察12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焦虑症作为一种神经症,一方面,内心莫名恐惧,好像大难临头,却说不出为何,或者虽有担心的对象,但这种担心在多数人看来过分了。另一方面,还要有诸如头晕、脸变红或白、口干、胸闷、腹胀或腹泻、尿频、手脚发麻或发凉的症状或者搓手顿足、坐立不安等表现。本文就针刺治疗焦虑症的效果进行评述:针刺对于焦虑症是一种有效、安全的疗法,针刺对于焦虑症的疗效可能优于代力新或与代力新相当,但副作用远远低于代力新。
目的:穴位埋线治疗抑郁性神经症,与百忧解进行疗效对比观察,探讨穴位埋线治疗该病的优势.方法:将抑郁性神经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百忧解组每天口服百忧解20mg,埋线组10天埋线1次,两组共治疗3个月.将HAMD的减分率作为疗效评定标准,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观察HAMD的总分及7类因子分的变化情况、临床总体印象量表等.结果:两组对抑郁性神经症的总的临床疗效没有明显差异.各组HAMD总分和7类因子分数均
目的: 探讨针灸在脑瘫康复中的脑功能代偿作用.方法: 将10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头针(运动区、足运感区、,平衡区)、体针(穴取臂蠕、风池、环跳、阳陵泉等)及神经生长因子足三里穴位注射,配合康复训练.对照组单纯用康复训练.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以及头颅CT、SPECT病变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的52%.治疗后发育商(D
目的:揭示针灸预处理的预防性心肌保护作用机制,为缺血性心脏病的防治开辟新途径,提供更加便捷、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检测Bcl-2mRNA、BaxmRNA、HSP70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①针灸预处理组同缺血预处理组一样,能明显减少缺血后心肌细胞凋亡数目,与心肌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②针灸预处理组Bcl-2、HSP70蛋白和基因表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