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电子方志文献资源传播与知识产权保护

来源 :首届中国地方志学术年会暨方志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bly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子方志文献资源相对于传统方志文献资源有其特殊性,基于目前中国对于电子方志文献资源的传播和保护程度不够,提出了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的电子方志文献资源知识产权保护。通过分析电子方志文献资源的传播载体,把握了专业性的电子方志文献数据库和权威性的地情数据库这两种主要表现形式,以程序审查和内容审查拟签署合同的双重路径避免出现史志部门的信息不对称、交易地位不平等以及霸王条款和条款陷阱现象,以增强电子方志文献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
其他文献
庞景安研究员首先说明了中国情报科学合著网络具有小世界属性和无标度属性两个特征,并分别对这两个特征进行详细阐述。其次,对中国情报科学合著网络的集团结构进行了分析,具体分析了四种代表性的集团结构,并指出他们的特点。再次,指出集团机构存在集团之间的联系过于宽松的缺陷,容易导致集团内的科研工作的一系列问题,甚至整个学科的一系列问题。最后,提出了提高整个学科的合著网的关键是突破集团内部及集团间的界限;加强不
陈浩同学采用C2R和BC2模型,利用Sueyoshi所提出的数据包络分析窗口方式,对中国地区高校动态科研效率进行了评价。通过分别对比东部、中部、西部、全国的TE、PTE、SE结果,指出,应该将更多的投资注入中、西部地区高校。同时指出,利用该方法分析高校科研效率时,为了得到更理想的结果,应该同时考虑到动态效率分析周期、效率改变趋势及不同模型范围的影响。具体来说,运用视窗分析时应考虑窗宽、全距等因素。
刘馆员运用Q指数作为合作中的国际化指标,在中国科学计量学领域内,通过对在国际合作基础上的共同署名网络的研究,分析了中国的科技研究国际合作现状。结果显示,只有小部分研究人员在国际上比较活跃,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组成了中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科研沟通的桥梁。以下三个机构在对外国际交流中处于比较明确的主导地位:信息研究所、大连理工大学和河南师范大学。
提出了从时间维度建立基于个人引用的直接网络模型,认为其研究将加强对知识扩散的理解和扩大引用分析的视角,并通过对H指数文献的实证研究说明了该模型应用于科研扩散分析的可能性。
选择2000到2009年间在JASIS&T上发表的论文作为数据源,运用引文耦合分析的方法识别近年来学科研究方向的变化。
通过分析网络引文的分布规律情况。选取三个数据样本集,计算网络引文URL中的主机频次,发现网络引文服从幂律分布和网络引文的频次也与加菲尔德的引文分布曲线相似。
方志资料在美国的介绍、传播与研究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同时,美国学术界还有着中国历史文献学的优良教学传统。本文以此为背景,以加州大学伯克利校区历史系近十年发表的十七篇关于中国历史研究的博士论文以例,试图分析在跨学科研究成为趋势、文献资源日益丰富以及研究方法趋于多样化的时代,年轻的美国中国史学研究者对中国方志资料的利用与研究现状,了解他们的研究方法和特点,以及遇到的问题和挑战,进而思考这些变化和趋势对
本文对《中国家谱和地方志大学课程介绍》一文进行了介绍,指出这是目前第一份关于中国家谱及方志课程方面的完整方案,是美国大学专门教授大学生学习家谱和方志的教学内容,具有典型意义。
本文针对地方志文献文本输入困难且很不可靠、编纂中国地方志集成又难以实现的现实,在分析中国类书特色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开发方志文献数据库的设想。文章建议:一方面按中国类书的编纂经验和地方志文献的传统规范、现代知识的分类体系编纂一种地方志资料的主题词分类索引词目,并将它交各地各单位使用,由他们选定各自需要的地方志,并在其扫描本上作出标引,形成一部部独立的地方志数据;另一方面组织力量开发相应的方志文献数据
本文对《创建覆盖全社会的新方志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践》一文进行了评价,指出该文阐述了《中国新方志全文数据库》的结构和优点,但对其题目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公共服务,尤其是如何实现对大众和社会的服务,却没有充分论述。中国新地方志的编纂是由政府管理和支持的,最终出版物应该为民所用。数字化后的方志因其任何时间都能上网使用的特点,更应以一定方式为使用者提供方便。另一个问题是各级政府也在利用自己的网站发布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