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非营利组织参与城市治理的新动向--与大阪府丰中市市民提案制度为例

来源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vvv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治理是总体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是其分支范畴和子领域。社会治理所呈现出来的三种基本状态之一:合作治理(不同治理主体为解决共同事务而对各方治理性资源进行的交换和共享)。尽管有关合作治理方面的理论已经灿然具备,但"在合作治理层面上的发展还缺乏深入的实践".故,有必要在不断总结改革实践经验的同时,积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在合作治理方面的有益经验。本文聚焦于日本近年来兴起于城市内部的合作治理新型实践——市民提案,着重分析其创设背景、制度概要、民主合法性以及典型实践等内容,并试图总结出对我国的若干启示。
其他文献
社区,作为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的运营基础,他的治理效果直接关系到整个城市系统的健康运维和良性发展.改革开放的三十年,城市化进程实践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给党和政府、给企业和商家、给公益组织和志愿团队都带来了全新的城市社区服务和治理的现实而丰富的需求——城市社区服务体系的构筑无疑是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所共同需要正视和解决的社会需求——这也正是社会组织大有作为的领域和价值实现的使命担当——信义联作为北京
政府购买服务是政府支持社会组织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我国社会组织的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立项与结项作为研究对象.重点以北京市为例,说明了目前社会组织申请购买服务的主要渠道,以及项目设计应该遵循的流程和规范,立项报告和结项报告书撰写的规范,财务预算过程中的规范,以及项目结项的规范.
社会企业推动者、实践者和研究者合作网络逐步形成,跨界合作增加。作为社会创新的主体,社会企业努力形成多方合作治理的网络。建议由地方政府进行试点制定社会企业的认证标准,再推广成为全国适用的社会企业标准。政府根据标准给予社会企业优惠政策,并鼓励其在一定范围内的有限利润分配。同时为社会企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社会企业兼具社会性和营利性,因而须有适当的组织机构保障并监督其健康发展。按照现有的营利和非营利的标准
社会企业是追求解决社会问题的企业,它具有社会和经济双重性目标,追求社会价值是其组织目的,在市场中使用商业手段经营获利是其实现目标的手段。也表述为社会目标优先性。运用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的企业。
中国的社区建设已经几十年,积累了很多经验,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其中一个瓶颈就是社区居民的原子化、参与性不足,社区缺乏凝聚力,居民委员会自治程度低,社区建设对政府的依赖性太强.其后果是社区治理模式单一,社区建设的效果有限.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建设面临的主要困境就是社区的资源依附性高、自治性弱。各地社区治理创新,培育了一大批社区社会组织,仍然摆脱不了资源依附的困境。如果这个根本性的问题不解决,各地的社区治
社会企业是以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为根本目标,用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依靠提供产品或服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组织.其核心特征是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拥有成功的商业模式,遵守资产锁定原则,采取自治管理模式,具有创新性和革命性.建议开展专题调研,研究扶持政策,分类开展试点,大力推动以服务民生和公益为重点的社会企业发展。按照政企分开、分类改革的原则,推动政府直接主办的公益类、经营性事业单位转变为社会企业试点,引导
文章分析了社会组织发育的三个阶段,以及对第三方机构的需求。政府并不直接面对具体社会组织-产生"三合一"结构,可以发挥自上而下的支持作用.第三方机构需要一种不同于传统事业单位的新的绩效考核体系。
乐朗乐读是国内首个学习能力(阅读)智能教学提供商,技术带来的便利使得更多人群受益,技术可以让教育变得更公平。
社区=一群人+共同关心的公共事务,因为爱这个地方,而且以后也想继续在这里生活,为了社区明天比今天更美好,每个人都积极参与思考和行动,解决社区问题,实现理想家园的梦想。建议政府信任、放权、放资源;社区内存在发展意识的个人和组织;持续开展各类广泛参与度的社区项目;出现有奉献精神和高素质的居民带头人和组织;有自我服务和管理机制。
2011年6月,北京市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进社会建设的意见》就将"积极扶持社会企业发展,大力发展社会服务业"作为进一步提升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的策略.同年11月,《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社会建设规划纲要》提岀"积极扶持社会企业"的要求.2011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慈善事业促进条例》首次对"社会慈善企业"进行界定,并给予了政策优惠;2013年3月,广东省社工委将"鼓励发展社会企业"列入《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