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德育功能

来源 :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ia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新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历史教育角度承担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功能,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在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确立理想、信念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从电工理论课程的主要特点出发,进而深入探索电工理论课程的内容特征对复合型人才培养所发挥的作用,由此得出电工理论课程是灌输系统思想、学习系统方法的活教材。文章阐述了理工学科向文科渗透的必要性,说明了培养文理兼备的复合型人才是当今高校教育的重点。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不仅是一项国家考试制度,也是考生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一种高等教育形式。高等学校开展自考助学,是构建自学考试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主体与基础。本文探讨了高等学校开展自考助学的必要性,分析了高等学校开展自考助学的指导思想,提出了高等学校开展自考助学的主要任务,总结了高等学校自考助学的管理措施。
目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近来的一些现象表明,生产与消费、城市与农村、产品供给与科学发展需求,都呈现出不够协调的现象。高学历的人数与城镇规模的大小成正比,建筑用地与耕地成反比,农村文化型人才越来越稀缺,这对农产品的发展是一个严重制约。为此,笔者从自学考试制度的发展历史,自学考试面向农村的发展现状,现处低谷的主要成因、战略意义、重要作用等方面,谈一谈自学考试面
开展自学考试与中等职业教育衔接,是社会发展对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客观需求。为确保衔接工作顺利实施,必须首先对自学考试与中等职业教育衔接的人才培养进行合理定位,并注意处理好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完善中、高职衔接课程设计,兼顾技能培养与知识学习等三方面的关系。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简称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它不是单纯的考试制度,而是集国家考试、社会助学、个人自学为一体的新型教育制度。自学考试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改革开放后国家经济建设对高等教育人才的大量需求与高等教育资源奇缺的矛盾。本文综述了德阳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德阳市自学考试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德阳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自学考试作为国家法定的国家考试之一,是培养社会建设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因其涵盖面宽,自主选择性强,形式灵活而深受全社会各职业自学参考者,特别是机关单位及社会青年的青睐,满足了他们在职学习提高、提升学历层次及获得实用技能的需求。二十余年来,自学考试谱写了辉煌的发展历程,培养造就了众多的建设人才,为全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随着近几年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办学的多元化,人们
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一切人,为了人的一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必须把握这一教育的本质和时代特征,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贴近学生的实际,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拟从创新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模式和创新教师队伍建设的内容和方式三个方面研究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以学生为本”的实施路径。
双语教学中的技能培养值得重视。笔者认为,双语教学的技能培养容易被忽视,其原因就在于双语教学的瓶颈有两个:语言瓶颈和分析技能瓶颈。而语言瓶颈容易掩盖分析技能瓶颈,形成语言教学重于专业教学的倾向。以城市经济学为例,教学目的涵盖分析技能培养,双语教学的目标包含分析技能培养,培养创新精神也需要分析技能培养。双语教学宜采用案例培养分析技能,提高分析技能培养的效果。需要关注学生的接受度,循序渐进、因势利导地开
数学学习是知识模块的建构过程,形象思维在建构知识模块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微积分中绝大多数概念、定理既表现出抽象甚至难懂的一面,又表现出非常形象的一面,这种形象往往蕴涵在概念、定理的产生情境中,概念、定理所体现的数学思想中以及概念、定理应用情境中。将文科学生所擅长的形象思维与数学概念、定理中的形象因素结合是提高微积分教学效果的关键。
中国高校办产业是由中国国情所决定的,中国高校四次校办产业的发展壮大与制度变迁的过程折射出中国高等教育的特色。本文从高校校办企业的组织制度与产业形态相结合来分析高校校办产业发展各阶段的特点,探讨中国高校校办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与发展模式。历史告诉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的高校校办产业是遵循科学发展观和满足社会经济客观现实需求的必然产物,也是高校综合实力的体现;同时历史也告诉我们,中国高校校办产业只有通过深化